202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2.11)
1.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D.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1.【答案】C。解析:《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A项正确。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项正确。第69条第1款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C项错误。第43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2. 最基本的行政关系是:
A.行政管理关系
B.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C.行政救济关系
D.内部行政关系
2.【答案】A。解析: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和内部行政关系。其中,最基本的行政关系是行政管理关系。故本题答案为A。
3. 甲追打乙,情急之下,乙抢了丙停在路边的摩托车。后乙在骑车逃跑的过程中不慎摔倒,摩托车被摔坏。对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抢摩托车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B.乙抢摩托车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乙抢摩托车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乙抢摩托车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3.【答案】A。解析:A项说法正确,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乙是为了使自己免受甲的追打,而抢了丙停在路边的摩托车,又不慎摔坏了摩托车,这是乙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B项说法错误,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乙抢摩托车的目的是躲避甲的追打,而不是为了非法占有。
C项说法错误,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乙抢摩托车的目的是躲避甲的追打,而不是为了非法占有。
D项说法错误,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乙抢摩托车的目的是躲避甲的追打,而不是为了非法占有。
故本题答案为A。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年吉州区城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的公告【9人】
- 2025广东省事业单位集中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惠来县事业单位)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
- 2025湖南株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选调拟调人员公示
- 2025年6月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
- 2025浙江丽水云和县事业单位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四)
- 2025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招才兴业”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北京站/四川大学站拟聘人员公告(第二批)
- 2025上海市儿童医院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
- 2025年通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化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
- 2025年河北邢台学院自主招引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价成绩、硕士研究生笔试成绩及面试安排公告
- 2025山东济宁汶上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教育类)拟聘用人员公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