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2.11)
1.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D.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1.【答案】C。解析:《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A项正确。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项正确。第69条第1款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C项错误。第43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2. 最基本的行政关系是:
A.行政管理关系
B.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C.行政救济关系
D.内部行政关系
2.【答案】A。解析: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和内部行政关系。其中,最基本的行政关系是行政管理关系。故本题答案为A。
3. 甲追打乙,情急之下,乙抢了丙停在路边的摩托车。后乙在骑车逃跑的过程中不慎摔倒,摩托车被摔坏。对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抢摩托车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B.乙抢摩托车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乙抢摩托车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乙抢摩托车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3.【答案】A。解析:A项说法正确,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乙是为了使自己免受甲的追打,而抢了丙停在路边的摩托车,又不慎摔坏了摩托车,这是乙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B项说法错误,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乙抢摩托车的目的是躲避甲的追打,而不是为了非法占有。
C项说法错误,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乙抢摩托车的目的是躲避甲的追打,而不是为了非法占有。
D项说法错误,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乙抢摩托车的目的是躲避甲的追打,而不是为了非法占有。
故本题答案为A。
(责任编辑:李明)
- 2023上半年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事业单位招聘应征入伍大学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公示(第一批)
- 2025广东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人民政府招聘专职消防员拟聘用人员公示
- 2025甘肃武威市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面向社会招聘讲解员2人公告
- 2025浙江宁波余姚市水库管理服务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公示
- 2025广东省事业单位集中招聘高校毕业生(云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拟聘用人员公示
- 2025年上半年浙江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拟聘人员公示
- 2025浙江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拟聘人员公示
- 2025广东潮州市饶平县新塘镇人民政府招聘机关后勤服务人员录用公示
- 2025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金华市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拟聘人员公示(浙江)
- 2025广东梅州市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聘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大埔岗位)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