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基本矛盾

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或者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②皇帝和宰相的矛盾(或者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从汉到元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

①汉代: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地方权力大,削弱了中央集权,后来发生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②唐代:唐朝在地方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权力大,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削弱了中央集权。

③宋代:统治者把地方的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改变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兵权:将主要将领的统兵权收归中央,将地方的精兵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权:派文官担任地方的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权:设转运使,把地方大部分赋税运到中央。

④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受中央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从汉至元中央集权演变总的趋势

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日益削弱。

4、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进过程

①汉代: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形成中外朝制度。

②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③隋唐:三省六部制(唐朝完善)

内容: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指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造,以后历代基本沿袭。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⑤元朝:中书省是的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是宰相,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5、从汉至元君主专制演变总的趋势

皇权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试题演练】从汉至元君主专制演变总的趋势,皇权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在宋朝设立的三司使分割宰相的( )。

A.行政权

B.军权

C.财权

D.立法权

【中公解析】答案选C。在宋朝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