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74期答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74期答案

相关推荐: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74期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题干中小红做题目一一尝试,体现了算法式。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包括:反馈的内容;反馈的频率;反馈的方式;反馈时机。

选项A,反馈的目的,为干扰项。

选项B,反馈的内容,要考虑该信息能否使学习者的注意指向应改进的动作方面,有效的信息可以使学习者在下一次操作中将注意力集中于要改善的某一动作或某些动作上。

选项C,反馈的频率,是指在练习后所给予的反馈次数。

选项D,反馈的方式,给予何种形式的反馈要视具体情形而定。

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不同阶段言语在不同心智技能阶段中的作用。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阶段,言语的作用是不同的。

A选项,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

B选项,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

C、D选项为干扰选项。

由此可知,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作用是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A选项。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A选项,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儿童在对过失行为和说谎行为的道德判断中,都存在两种明显的判断形式:小孩子往往根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判断;大孩子则往往根据行为者的主观意向判断。这两种判断形式不是同时出现和同时发展的,而是客观责任判断在先,主观责任判断在后,它们有相互重叠的时候,皮亚杰认为这正是道德法则的内化阶段。故A选项正确。

B选项,为干扰项,说法错误。

C选项,皮亚杰经过研究发现儿童道德发展具有一条总的规律:从他律发展到自律。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D选项,为干扰项,说法错误。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指出,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有如下特点。

第一,发展的阶段是有一定顺序的,每个人达到某一阶段的时间或早或晚,但这个顺序是不变的。

第二,道德的发展源于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源于主体和社会道德情景的相互作用。

第三,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所遇到的道德问题是他现阶段的道德思维所不容易回答的,而且要求他做出比现阶段更高的反应,那么,其道德思维就很可能从现阶段过渡到更高一级的阶段。

第四,逻辑思维的阶段和道德推理的阶段是平行的。每个道德阶段的获得都需要有一个特定的理智发展阶段。

第五,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个体的道德发展速度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发展速度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研究证明,社会环境和教育虽不能改变发展的顺序,却可以加速或延缓这种发展。

故A、C、D表述正确,B选项表述错误,本题选B。

6.【答案】A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分类。20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就在其论著中提出“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并据此将知识划分为两类。能言传的,即通常所说的用文字等来表述的知识是明确知识;而不能言传的,即不能系统表述的是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且有不同于明确知识的显著特征: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递;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

由此可知,B选项不符合默会知识的显著特征,故本题选ACD。

7.【答案】A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技能与习惯的联系和区别。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技能与习惯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向一个标准趋近。

(2)技能有高级、低级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别。习惯则不同,它根据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有好坏之分。

(3)技能和一定的情境、任务都有联系,而习惯只和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技能是主动的,需要时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是被动的。

(4)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做对照,而与习惯做对照的,则只是上一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动能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如外部感觉等。

综上所述,B项与题干不符,故正确选项为ACD。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分类。20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就在其论著中提出“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并据此将知识划分为两类。能言传的,即通常所说的用文字等来表述的知识是明确知识;而不能言传的,即不能系统表述的是默会知识。因此,默会知识原多于明确知识。故此题说法错误。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创造性的相关知识。创造性既是智力因素的品质,也是非智力因素的品质,只有当两者综合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人们能别出心裁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创造出新颖、独特与有一定价值之产品的表现。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看,创造性是上述“四性”得到了较高水平的集中体现或必然结果。一个人有了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与独立性,他才会有高水平的创造性。故本题表述正确。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