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应急应变类题的解题重点和原则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七种能力中包含应急处突能力,因此在结构化面试中,经常涉及应急应变能力的考察,而此类题型对答题细节甚至语言表达要求皆较高,掌握作答基础原则至关重要。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发达,其中网络舆情、群众质疑等话题成为考察热点,下面中公教育给大家分享一些解题重点原则。
1.严谨性原则
对于题干出现的问题是网络上流传、有人发帖、群众投诉、朋友圈和微信群质疑等情况,也就是并非题干背景介绍直接表明出现了某问题,该信息不一定真实客观的情况,需要全面调研了解情况。
为了严谨性,需要从多方面了解核实情况,可以“查人”和“查物”相结合,相关人员涉及事件当事人双方以及第三方,如知情群众或工作人员,以免获取的信息存在主观偏颇,“查物”是指相关凭证获取,例如询问投诉者事件发生时是否保留录音、视频、发票等证据,也可以通过监控、执法记录仪、系统后台等工具核实相关信息。
2.公开性原则
对于事件有在网上引发关注的需要及时回应、公示,首先是在了解到该情况后,应及时公开回应,表示对该事件的关注,承诺及时调查解决并公示,避免体现消极态度,导致舆论无序发酵;其次是在事件处理得当后,应及时公示整个事件的原委、处理结果,欢迎大家继续监督。
3.针对性原则
了解了事件具体情况后,应分具体情况处理,例如群众质疑属实或者确实是政府单位工作问题,需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依规处罚,对当事群众进行致歉,并满足其合理诉求,且在后续公示时应尊重群众权利,不能强制要求删除视频、言论,但应该引导广大群众通过官方渠道监督工作、反馈意见;如查明事情属于造谣或误解,应及时有理有据向当事人解释清楚,并依旧热情帮助其办理业务或解决他遇到的问题,后续应及时告知利害关系,请求删除不实言论。
不过需要注意公职立场,政府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对于群众反馈的服务态度不好、事情解决体验不满意等主观问题,需要了解情况针对性优化,但无需界定是非对错和属实不属实,及时道歉、补救,群众满意度。
在后续的总结预防工作中也应体现针对性,尽量避免使用通用式结尾,如“总结此次经验,以便下次处理得更好”,而应根据此次事情具体原因和体现的不足针对性预防,例如工作人员态度、能力问题,根据事情情况完善培训机制或监督考核制度等,群众有误解应判断是否是对政府工作、政策不了解,及时通过针对性渠道普及宣传,总之,后续是应该完善硬件还是软件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山西临汾经济开发区招聘消防审批专业技术人员2人公告
- 2025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招聘城市管理辅助人员考试总成绩公示及体检通知
- 2025湖北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才兴业”人才引进·北京站进入体检人员名单公告
- 2025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招聘3人启事
- 2025重庆奉节县事业单位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考核招聘人员资格复审放弃及递补通知
- 2025江西南昌市青云谱区事业单位招聘资格审查及有关事项公告
- 2025湖南长沙市长沙县招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体检通知
- 2025江西南昌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人事代理人员71人公告
- 2025福建中共宁德市蕉城区委宣传部关于招聘紧缺急需及高层次人才面试成绩公告
-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所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拟聘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