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师招聘面试《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高中生物教师招聘面试《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镜下的线粒体图片,能够说出线粒体适于有氧呼吸的结构特点。

2.通过描述有氧呼吸的全过程,阐明其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以及物质、能量的变化。

【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以及物质、能量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酵母菌呼吸的资料卡片,提问: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什么呢?

(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呼吸方式是兼性厌氧型。)

教师讲解: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教师追问:有氧呼吸是如何进行的呢?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有氧呼吸的场所

教师讲解:有氧呼吸这一过程,必须有氧气的参与。提问:有氧呼吸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哪里?

(线粒体。)

教师展示线粒体在电镜下的图片,提问:线粒体结构有什么特点?结合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思考这样的特点有怎样的好处?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这样可以大大增加膜面积,为酶的附着提供了位点。)

2.有氧呼吸的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哪些?

(反应物是葡萄糖、水和氧气,在酶的作用下最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过渡: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概括的分为三个阶段,那么每一个阶段都发生了怎样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呢?

教师讲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一分子的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变成两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能量和[H]。[H]是简化的书写方式,全称是还原型辅酶I——NADH。所以说葡萄糖是不进入线粒体的。

过渡:在线粒体中,丙酮酸又发生了怎样的反应呢?

教师播放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发生反应的第二阶段反应的分子动画,提问:这一阶段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场所在哪里?

(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和少量能量。)

教师讲解:这一过程仍然不需要氧气的直接参与。

过渡:那么氧气究竟参与了哪个阶段的反应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反应式以及总反应式,结合有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提问:第三阶段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第三阶段氧气参与,并生成水。)

教师讲解: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在线粒体内膜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大量能量,这就是第三阶段。

教师总结:有氧呼吸是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把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合成ATP的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很温和,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三)巩固

教师提问:三个阶段逐步释放能量,这三个阶段释放的能量多少有怎样的关系?

(第一和第二阶段产生了少量能量,第三阶段产生了大量能量。)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有氧呼吸的过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以及发生反应的场所。)

(五)布置作业

思考:有氧呼吸的过程是吸能反应还是放能反应?尝试与ATP的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建立联系。

四、板书设计

高中生物教师招聘面试《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