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考面试备考方案,已经替你想好了!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4国考面试备考方案,已经替你想好了!

面试该如何备考才能更加高效?计划如何制定?知识如何积累?技巧如何?礼仪如何展现?紧张如何克服?中公教育都替你想到了!

一、备考计划,“针不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试备考也需要科学计划,才能明确目标,发力,效率。具体来说,考生可以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制定方案。建议用时不超过2天。

这一阶段主要目标是根据考生所报考部门的考情和个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

具体来说,前期可以先在中公教育网站搜索国家公务员面试题目,购买相关图书如《面试1500题》《结构化面试》等,明确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几大测评要素。之后,可根据报考部门的常型,总结学习重点、难点,去中公教育任意前台预约免费测评,了解自身面试水平,科学制定个人备考计划。

第二阶段:练习重点,难点。建议用时不超过10天。

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面试题目分析进行思路总结,同时进行适当的面试题目练习。

具体来说,考生应对不同测评要素,按照重要性的不同进行分类练习,如综合分析能力应多分配练习时间,先掌握理论思路,再结合面试题目进行专项训练,加以巩固。每个专项训练所用的时间和练习的强度也要结合考生的个人基础而定。

第三阶段:模拟练习,能力。建议时间持续到考试前一天。

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灵活运用解题方法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优化作答内容,达到面试状态。

具体来说,一是可以去搜寻大量面试题目和模拟题进行练习,在答题过程中给自己录音,并反复听录音,修正和完善答题内容,语言流畅度和感染力。二是注重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的练习。这时的练习不能只局限于答题,应严格按照入场、问好、落座、答题、退场的标准顺序,反复练习,培养自己良好的答题习惯。三是克服心理障碍,为“上场”做准备。这一阶段的考生可能会面临思想压力大、感觉自己难以或没有进步等问题,心态上容易波动。所以,一定要注重心态调节,鼓励自己,同时可以适当放松,为最后的“战役”做好准备。

能力的强化练习要持续到考前,在此期间,要监测自己的成长状态,记录自己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二、知识积累,一起“卷”

厚积薄发,战无不胜。面试的原因有很多种,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一定是其中一种,因为考的全都会;面试失败的原因也有很多种,缺少足够的知识储备一定是其中一种,因为考的全不会。所以,做好知识积累十分重要。

(一)积累哪些知识

根据历年面试题目的考点分析以及今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的新要求,考生需要积累的知识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时政热点、该部门或岗位的能力素养要求、工作内容和流程、组织文化、核心价值观、面试题型答题思路等。

(二)积累具体途径

1.网络途径

要获取以上有关知识,建议考生关注并坚持浏览以下网站:

(1)中公教育官方网站

关注子目: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面试热点等。

(2)《人民日报》评论版

关注子目:人民观点、人民时评。

(3)新华网

关注子目:时政新观察、时政热点、新华网评。

2.书籍途径

要获取以上有关知识,建议考生阅读以下书籍:

(1)面试基础知识

《面试50个必考热点》《全真面试教程》《结构化面试教程》《面试实战经验》等。

(2)理论素养知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新时代热词》《习近平讲故事》《国家公务员制度》《政治制度与政府运作概况》《法律基础知识》《经济学》等。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要求,“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工作方法技巧知识

《公共管理学》《公务员工作方法》《公务员初任培训十讲》《成就你的辉煌》《演讲与口才》等。

三、技巧宝典,真的香

面试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的能力、高尚的素养,还要能够在面试规定的题目、时间和要求下,将自己的知识能力素养展现出来,否则就无法被考官发现自己的优势,获得。因此,考生需要反复练习,牢固掌握面试技巧,使自己在考场上能有百分之百的水平发挥,甚至更高。

(一)审题训练

面试要答好题目,准确把握题目信息是前提。听题和看题都训练,要做好两手准备,除借助审题训练,增强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外,还应重视听题训练,信息获取能力。

1.把握哪些信息

题型不同,题目的组成要素自然也有所区别,所以,在各类题型中,大家要谨记相关要素、关键词。如,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要把握“话题(现象、事件)、背景、现状(问题)、观点、社会反响、问法”等关键词;考查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的题目则要把握“背景、人物主体、矛盾、问法”等关键词。

2.如何训练

首先,考生应准备大量面试题目,尤其是符合自己报考部门岗位考情的面试题。其次,考生应限定思考时间,如1分钟,快速看题,并复述题干关键信息,梳理答题的基本思路框架。最后,考生可找同学或亲友给自己读题,在限定时间内复述题干关键信息,并进行对比,找到问题,再反复改进练习。

(二)思维训练

多数考生由于思维局限,总是出现观点片面、分析角度单一、内容浅薄等问题。尤其是考生在对某个社会现象、政府政策或哲理观点等题目进行分析时,这类问题更加突出。究其原因,都与考生缺乏辩证思维息息相关。

1.何谓辩证思维

从面试的角度讲,辩证思维就是强调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学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将事物置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进行分析。

2.如何训练

辩证思维作为一种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必须通过地训练才能逐渐培养。首先,考生可以学习辩证思维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大量阅读人民网、新华网等关于社会热点的评论文章,对常考社会热点问题有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其次,主动进行思考,将自己的见解与主流媒体的评论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反思自己的不足并总结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经验。最后,通过大量答题,养成利用辩证思维答题的习惯。

(三)语言训练

语言是信息传递的载体,语言不流畅、音量小、没条理、语速快、语调平、口头语等问题,都会严重影响考官对考生答题内容的获取和判断,问题严重时考官甚至一个字都很难听进去。因此,考生务必要做好语言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1.语言表达要求

在面试过程中,考官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二是用词准确、表达、言简意赅;三是表达生动、有节奏感、有交流感。

2.如何训练

语言表达能力关键还是要对症下药,勤于练习。首先,应发现问题。可以通过录音并听回放的方式,分析自身的语言问题所在。其次,应针对解决。如果是口头语较多,可以自己在意识到的情况下做一个吞咽动作或停顿微笑,意识不到则请人帮助及时举手提醒;如果是语言不流畅,则需要大量朗读新闻评论文章或自己写的逐字稿,然后再尝试复述;如果是语调平,则可以模仿新闻播音员或者朗读诗歌等。最后,作答新题目并且进行录音,检查语言问题解决程度,针对仍未改正情况再次按照训练方法进行训练,直至问题完全解决。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