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申论范文:下足城市治理“绣花功”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反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践行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毋庸讳言,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城市在治理的细节上失于粗放、急功近利,重大而不察小,致使公众生活品质每况愈下,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可见,须得下足城市治理的“绣花功”,由“大”而“新”向“小”而“精”转变,城市才会更有温度,人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坚持科技引航,强化“智治”新动能。科技的进步,带给群众的是直观的体验感受。特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控的迫切需要,倒逼各地以数字化转型治理能力:对流动人口进行“大数据画像”,“将大量政务服务搬上了网”,“网上办”的非接触式办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推出“延误指数”,通过车辆全样本分析、数据全流程监管,让交通信号灯控制算法,实现“数字治堵”……显而易见,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带来的高效,正在为城市治理按下“快进键”,一座座更“智慧”的城市已初见雏形。因此,未来的城市治理更需要科技为其添翼,让“智慧”在城市治理中网撒得更开、走得更深、变得更加精细。
激发公共活力,推进“共治”新模式。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治理的破题关键,说到底得依靠广大市民的智慧和力量。然而何以在城与人、管理与服务之间找到契合点?怎样唤回社区交往、邻里互助的人情温暖呢?一个个具体问题,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政府角色应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组织动员更多的“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的出现,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搭起一座城市共治的“连心桥”,真正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受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城市治理水平,需要科技加持、制度扶持、全民支持三个方向来织密城市治理的“针脚”。归根结底,城市治理需要落细落小落实,需要精细化、人性化,“必须下一番绣花的功夫”才行。
(责任编辑:李明)
- 资阳市2025年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递补体检有关事项的公告
- 古蔺县2025年度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拟录用人员的公示(第五批)
- 2025安徽六安市霍邱县部分县直单位及乡镇机关新招录公务员分配选岗会议公告
- 2025广东中山市古镇镇拟录用公务员名单公示
- 2025广东中山市三乡镇拟录用公务员名单公示
- 2025安徽铜陵市从村(社区)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
- 2025重庆村(社区)干部公务员体检名单公示(城口县)
- 2025青海省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32人公告
- 成都市2025年从村(社区)干部、工人农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事业编制人员、退役军人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拟录用人
- 阿坝州2025年度“定向招考”录用人员名单(第1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