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招警考试申论模拟题:发展县域经济 推动乡村振兴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3年招警考试申论模拟题:发展县域经济 推动乡村振兴

 热点练习题 

据统计,全中国当前居住在乡村的有5亿多人口,其日常消费主要集中在县域乡镇。2020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5.3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26.1%,连续8年快于城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庄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2021年年中,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1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注入强劲动能。

参考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多项数据也同时表明,农村消费潜力巨大。而农村日常消费在县城,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串起生产与消费。因此,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开头引用名言,并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县域经济对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观点,呼应主题。】

“郡县治,天下安。”县城是发展经济、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对上“接天线”,可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工作部署;对下“接地气”,能够领导乡镇、社区,促进发展、服务民生。当前推动乡村振兴,理应发挥县城的推动引领作用,既可以把党和各级政府对乡村振兴的细则落实到位,带动乡村的全面发展,切实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通过发展县城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的良性互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义分析,通过分析县城上通下达的作用分析发展县域经济对乡村发展的推动引领作用。】

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的看,县域商业发展依然滞后,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还存在差距。与此同时,县域内的广大农村地区面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为薄弱、产业结构和城乡布局不够优化等难题。在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县域经济要想发挥对广大农村的引领带动作用,不仅要正视问题,从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出发,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条件。

【现实情况分析,并且以问题分析为主,为下文对策提出做了铺垫。】

做好县域经济,首先要加强和和改善县域党的领导。不仅要选拔一批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带领领导班子努力奋斗,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还要加强组织建设,搭建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的基层干部队伍,增强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县域经济的具体发展上来说,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差异化发展。要根据当地既有条件和特色,找准发展路子,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同时还要积极改善县域消费环境,努力促进农村消费,有效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对策分析,从领导组织建设和因地施策两个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整体偏宏观,考生也可以从微观角度提出。根据自己习惯行文即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县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不能能在个体层面上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也能在宏观层面上扩大农村消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乡村的带动引领作用,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乡村全面振兴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结尾总结,突出县城的引领作用,并提出脚踏实地的奋斗乡村振兴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