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题特训一公文基础知识【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十八条规定,“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A项当选。审核是指公文的草稿在送交机关领导人审批签发前,对公文的内容、体式进行的全面审核和检查,是文稿经领导逐级审签、把关,转变为“红头文件”的重要环节。
B项不选。注发是批注经过领导人同意发出的公文如何印发的行为过程。
C项不选。会签是指联合发文后,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共同签署文件,是撰拟公文的过程中,主办单位主动与有关单位协商并核签的一种办文程序。
D项不选。签发是指主管人审核同意后签字发出,表示负责详细解释对发文进行终审的工作。
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A、C、D三项属于。公文中文字的“三查”指的是查篇章、查行文、查文字。其中,查篇章,看是否明确、紧凑、合理;查行文,看是否精练、合乎语法和逻辑;查文字,看是否规范。
B项不属于。公文内容上“三查”,指的是查立意、查措施政策、查材料。其中,查立意,看是否明确、完整、突出。
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引用公文应当包括“标题”和“发文字号”两个要素,发文字号要紧跟标题之后,用括号将发文字号括起来。引用时候应当严格依次进行,做到完整、准确、规范,不能随意增加或删减。发文字号是用括号,一定要注意,不能用其他符号。如《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关于引用要素的排列顺序,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特别要注意,不能将其前后颠倒。故本题选C。
5.【答案】B。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二十条规定,“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二)内容是否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四)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五)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由此可知,A、C、D三项属于审核的重点,B项不属于审核的重点。故本题选B。
6.【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二十一条规定,“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起草单位修改后重新报送”。故本题选D。
7.【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二十二条规定,“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故本题选A。
8.【答案】B。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二十条规定,“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故本题选B。
9.【答案】A。
解析:公文效用的生成条件有:①公文作者必须依法成立并具有法定职权;②公文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和上级机关制定的公文相抵触;③公文必须注明作者并加盖印章或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必须注明生效年、月、日;④公文的制发必须履行法定程序与审批手续。故本题选A。
10.【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十八条规定,“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该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根据该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根据该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复核、登记、印制、核发。故本题选D。
11.【答案】B。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由此可知,紧跟在初审后的是承办。故本题选B。
12.【答案】B。
解析:签发是指主管人对公文进行审核同意后签字发出。签发是大部分公文生效的必备条件,经此手续确认的稿件即为定稿。故本题选B。
13.【答案】C。
解析:公文中的请示均属办件,收文机关必须及时处理,明确作答(同意或不同意),限期批复。这也是请示与报告这种阅件的不同之处。故本题选C。
14.【答案】C。
解析:A项不选。拟办是一项辅助决策活动,目的是为决策活动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
B项不选。批办是一项由法定责任者履行法定事务处置权的决策性活动,它规定了对具体公文的处置方法、程序、具体承办责任、承办原则与要求等,对公文效用的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
C项当选。承办,即有关工作人员按批办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只有经过承办,公文才能产生切实效用,它是收文处理的中心环节。
D项不选。催办是根据承办时限和有关要求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和检查过程。
故本题选C。
15.【答案】C。
解析:收文办理的主要程序是:①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②登记。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③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④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⑤传阅。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⑥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⑦答复。公文的办理结果应当及时答复来文单位,并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故本题选C。
16.【答案】C。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的规定,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因此文秘小杨应该退文处理并说明理由。故本题选C。
17.【答案】B。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紧急程度是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故本题选B。
18.【答案】D。
解析:A项,拟办是文秘人员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提出的初步意见,以供领导批办时参考。B项,承办是工作人员按批办意见,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C项,查办是对重要公文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协办工作。D项,注办指的是对文件的承办情况和承办结果所做出的说明。故本题选D。
19.【答案】D。
解析:A项做法错误。组织传达和阅读文件时,应严格限定文件规定的传达范围,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B项做法错误。文件在操作时要严格遵守规定,做好查阅人员登记工作。
C项做法错误。超出印制规定的文件,应该按照规定的销毁流程进行处理,不得私自处理。
D项做法正确。传阅领导的文件应确保当天收回,如遇领导忙于其他事务,一次没有看完,也要收回,入柜保管,第二天再送,要做到领导文件传阅不过夜。
故本题选D。
20.【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①签收;②登记;③初审;④承办;⑤传阅;⑥催办;⑦答复。由此可知,签收是收文处理程序的第一个环节。
B项说法错误。收文时应逐件清点,重要文件要逐页清点,并以签字或盖章的方式签收。如发现问题(如散包、被拆、错送等),须及时与发文机关联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C项说法正确。凡标明送本单位、本单位办公室或本部门收启的文件,均可由单位或部门的文书人员启封;送领导人的私人信件和“亲启”件,交领导本人或领导委托的秘书启封(经领导授权可以拆封的除外);密件,交机要室或机要人员启封。领导的“亲启”件中如有需要办理的公文,应交文书人员按规定程序办理。
D项说法正确。收文机关如分内、外收发,外收发签收一般不拆封,内收发才拆封。
故本题选B。
21.【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二条规定,“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故本题选D。
22.【答案】B。
解析:A项不选,B项当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二十五条规定,“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一)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四)核发。公文印制完毕,应当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
C项不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二十条规定,“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由此可知,审核不是公文印制完毕后的程序。
D项不选。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公文发文办理的主要程序是复核、登记、印制、核发,可见印制之后进入的是核发程序而非核查程序。
故本题选B。
23.【答案】C。
解析:公文传阅的方式分为分传、专传(专人送传)、回传、横传、集中传阅等。
A项不选。回传即后边阅批人的指示意见需要向前边已经做过批示的领导通报,是一个倒流传阅的过程。
B项不选。横传又称轮式传阅方式,即一个阅文者阅毕后直接将公文交给另一个阅文者,依次类推。
C项当选。专传(专人送传)是指由专人将文件送传给有关领导阅批的过程。这种传阅方式通常用于特急件、件或领导专门交代的文件。
D项不选。集中传阅是指因紧急程度或密级所要求,一份公文需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多人传阅,而阅件人办公地分散,采用专传(专人送传)方式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将阅件人集中在一起传阅公文的方式。
故本题选C。
24.【答案】C。
解析:拟办是一项辅助决策活动,由有关人员对文件进行阅读分析,提出处理意见的建议,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供领导审核定夺的活动。做好拟办工作,应注意:①弄清文件的意图、问题的性质与实际情况;②意见要简明、具体、得体;③如所提方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应将倾向性意见排在前;④在“公文处理单”中工整、清晰地填写好意见,签注姓名、日期;⑤对领导采纳自己的方案有一定把握时,也可直接摹拟复文文稿供审核定夺。故本题选C。
25.【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十三条规定,“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B项说法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十七条规定,“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C项说法错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二条规定,“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戳记”。公文复印件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如果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使其生效,并视同正式公文妥善保管。
D项说法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一条规定,“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故本题选C。
26.【答案】B。
解析:立卷是将办理完毕并具有参考保存价值的公文,依其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一定规律组合成为保管单位案卷的工作过程。文件立卷的作用主要是便于检索和管理。故本题选B。
27.【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条规定,“公文的密级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故本题选D。
28.【答案】C。
解析:①当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七章公文管理部分的第三十一条规定,“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需要变更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批准。公文公开发布前应当履行程序。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确定。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因此,公文管理包括公文发布。
②当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七章公文管理部分的第三十二条规定,“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因此,公文管理包括公文汇编。
③当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七章公文管理部分的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因此,公文管理包括公文废止。
④当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七章公文管理部分的第三十四条规定,“公文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清退或者销毁”。因此,公文管理包括公文清退。
故本题选C。
29.【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由此可知,6月19日发文机关决定废止关于表彰张某的公文,该公文的失效日期为6月19日。故本题选D。
30.【答案】B。
解析:案卷整理中卷内文件名称是反映文件的性质和价值,一般写在案卷标题的末尾。故本题选B。
31.【答案】C。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一条规定,“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需要变更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批准。公文公开发布前应当履行程序。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确定。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公文后公开发布的要素包括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不包括人员。故本题选C。
32.【答案】B。
解析:A项不选。传阅是指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误。
B项当选。办毕公文是指已经完成处理程序的公文。经领导批示对不需要回复的公文,按照办毕的文书办理。
C项不选。清退是指将有关办毕的收文按期返归原发文机构或由其指定的有关单位。
D项不选。查办是指对重要公文执行情况的核查,督促并协助承办单位落实公文精神、解决有关问题。
故本题选B。
33.【答案】B。
解析:公文的传阅方式有四种:①设阅文室,此法适用于文件传阅范围较广的单位。②以人立户,即为每一位领导人设立一个文件夹,将需要该领导人阅读的文件放在一起,呈送阅读。③以文立户,即把文件按阅读对象的顺序组织传阅,并填写文件传阅单,每位阅文人阅后均应签字。④送达传阅,即由秘书人员将文件送到有关部门组织集体阅读。在传阅时,应避免“横传”。以文立户传阅时,领导人之间自行横向传阅,容易造成文件的延误和丢失。因此,应以秘书人员为轴心,进行直传。故本题选B。
34.【答案】C。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立卷是将办理完毕并具有参考保存价值的公文,依其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一定规律组合成为保管单位案卷的工作过程。立卷的意义在于便于保管和利用公文,为后续的档案工作奠定基础。
B项不符合题意。调整定卷即立卷部门(或人员)在档案部门(或人员)的指导与帮助下,对已收集归卷的文件,于本年年底或次年年初进行全面的检查、调整与加工,最后确定立卷成果的工作活动。
C项符合题意。平时归卷是指机关文书工作人员在立卷计划的指导下,将处理完毕的文件随时或定期收集集中,初步分类,放入相关卷夹进行妥善保管的活动。平时归卷的实质,就是把文件的立卷工作分解到平时做,使机关各部门及其人员能在日常工作中依照文件立卷计划的指导有目的地收集、积累文件,分门别类地管理文件,既适于机关日常工作对现行文件的查找利用,同时也可为年终调整定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D项不符合题意。组卷就是组织案卷,具有两层意思:一是组织公文材料,二是按立卷原则和要求组织案卷。
故本题选C。
35.【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条规定,“公文的密级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故本题选A。
二、多项选择题
36.【答案】BCD。
解析:把好发文关的关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该不该发文。可发可不发的公文坚决不发。凡在会议上已经部署了的工作,或在报刊上已经公开发布过的公文,一般不再重复行文。凡是能够通过口头汇报、请示或者可以当面协调解决的问题,不再发文。当发现文稿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职权范围,且又没协商一致时,暂不发文。责成其协商一致后再送审。②该以谁的名义发文。能够以业务主管部门名义发文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以领导机关的名义发文;涉及两个以上主管部门职权的,应该联合发文;应该独立负责的,就单独发文。故本题选BCD。
37.【答案】AB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十九条规定,“公文起草应当做到:(一)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三)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四)文种正确,格式规范。(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六)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七)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故本题选ABD。
38.【答案】AC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二十四条规定,“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故本题选ACD。
39.【答案】ABD。
解析:A、B、D三项当选。传阅是根据领导批示和工作需要将公文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者批示。在传阅过程中,应分轻重缓急及时处理,并随时登记掌握公文去向,避免漏传、误传和延误,控制传阅周期。
C项不选。传阅只是递送公文,并不需要完全领悟文件的精神。
故本题选ABD。
40.【答案】ABC。
解析:A项说法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条规定,“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行采取措施。确定密级后,应当按照所定密级严格管理。级公文应当由专人管理”。
B项说法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二条规定,“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
C项说法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五条规定,“不具备归档和保存价值的公文,经批准后可以销毁。销毁公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确保不丢失、不漏销。个人不得私自销毁、留存公文”。
D项说法错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
故本题选ABC。
三、判断题
41.【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公文的发文者和收文者只能是机关单位,不能是领导者个人。故本题判断错误。
42.【答案】A。
解析:公文写作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从写作动因看,起草公文是“受领导之命,代机关立言”。故本题判断正确。
43.【答案】B。
解析:签发是指公文办理最后审定文稿时的程序,领导人在公文处理专用纸或公文原稿上签名,是最后定稿和批准发出的一个关键环节。机关发出任何一份公文,都要经过领导人签发,未经签发的公文,不能生效。故本题判断错误。
44.【答案】A。
解析:在各职能部门工作的一般业务人员,在公文处理中的主要责任就是按规定的时限阅读处理来文,提供拟办意见,具体承接办理公文,解决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起草公文,参与审核一部分公文。故本题判断正确。
45.【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七条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故本题判断正确。
46.【答案】A。
解析:批办是宣传机关领导人或秘书部门负责人(秘书或办公室主任)就某件已签注拟办或未签注拟办的公文应如何办理所签批的意见,即对收文如何办理所做的批示。故本题判断正确。
47.【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故本题判断正确。
48.【答案】B。
解析:对翻印文件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须经文件制发单位批准。经批准翻印文件时,要注明翻印机关的名称、翻印时间及份数,并向原发文机关备案。上级单位翻印下属单位的文件可不受此限。第二,复制秘密文件,须按规定履行批准手续,并建立严格的审批、登记、管理制度。复制的文件要有复制单位的标志,并按原本文件进行管理。第三,汇编文件,须经文件制发单位批准或授权,文件汇编本应按照其中文件密级管理和利用。第四,需要公开发表的文件,应按规定履行审查批准手续。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文件,同内部印发的文件具有同等效力,应与正式文件一样依照执行。凡经公开发表的文件,制发单位按正式文件格式印发少量份数,以存档备用,而不再印发。题干“只需”表述有误,还应注明份数。故本题判断错误。
49.【答案】A。
解析:公文查办是指核查重要公文的执行情况,督促并协助承办单位全面、具体地落实公文精神、解决有关问题的活动。查办工作的常用方式与催办方式基本相同,并往往结合几种具体方式。故本题判断正确。
50.【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三十二条规定,“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故本题判断正确。
(责任编辑:雷炜)
- 2025年5月四川宜宾学院招聘事业编制专职辅导员20人公告
- 2025安徽六安市霍山县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测试入围人员及资格复审有关事项的公告
- 2025浙江舟山市嵊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外用工招聘1人公告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残联补充招聘残疾人专职委员体检有关事宜通知
- 2025上半年新疆塔城地区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体检结果公示和考察公告
- 2025安徽六安市金安区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成绩(含加分)公示
- 202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第二批招聘面试通知
- 2025福建厦门港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厦门港航道中心招聘事业单位非在编辅助岗位人员3人公告
- 2025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成绩(含加分)公示
- 2025湖北神农架林区审计局招聘考试成绩公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