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题特训一公文基础知识【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故本题选C。
2.【答案】C。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公文发文字号的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故本题选C。
3.【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如需标注密级和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密级和期限之间用“★”隔开。因此,“秘密★10年”写法规范。故本题选D。
4.【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不选。公文版头部分包括份号、密级和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版头中的分隔线。
D项当选。主送机关属于主体部分。
故本题选D。
5.【答案】B。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的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题干中主办机关是中共××市委,因此其发文字号应当使用中共××市委的。故本题选B。
6.【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如需标注密级和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可知,密级和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标注。故本题选D。
7.【答案】C。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故本题选C。
8.【答案】A。
解析:A项说法正确。份号是指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主要适用于公文,如果发文机关认为有必要,也可对不带密级的公文编制份号,如需清退的公文等。
B项说法错误。份号一般用6位阿拉伯数字编排,数字前用“0”编虚位,如“000001”。
C、D两项说法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故本题选A。
9.【答案】C。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公文版头中的分隔线即发文字号之下4 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故本题选C。
10.【答案】B。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签发人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故本题选B。
11.【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本标准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版头共有6个要素:份号、密级和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主体共有9个要素: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版记共有2个要素: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由此可知,发文字号属于版头部分,位于红色分隔线以上。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由此可知,发文字号位于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
故本题选D。
12.【答案】C。
解析:A项需要。《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 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B项需要。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C项不需要。发文字号一般使用黑色三号仿宋体字,不需要用红色标识。
D项需要。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签名章一般用红色。
故本题选C。
13.【答案】B。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版记包括版记中的分割线、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
B项符合题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如需标注密级和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C项不符合题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标题。一般用 2 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D项不符合题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签发人。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 3 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 3 号楷体字”。
故本题选B。
14.【答案】B。
解析:A、C两项说法正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B项说法错误。份号实际编号时可以采用6位阿拉伯数字,如果份号为“1”,则在前面加上5个0凑成六位,写为“000001”,无须写“号”字。
D项说法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故本题选B。
15.【答案】B。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 01)。B项标注规范。故本题选B。
16.【答案】A。
解析:①③④当选。公文中有些文种通常是不需要标注主送机关的,比如,直接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周知性文件,如公告、通告、公报;规范性文件,如章程、条例、规定、办法;计划性文件,如方案、规划、计划;还有决议、决定、纪要;等等。
②不选。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因为批复是上级机关针对自己的下级机关的请示来文进行答复的行文,所以应有主送机关。
⑤不选。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它属于专发性公文,应有主送机关。
故本题选A。
17.【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故本题选D。
18.【答案】C。
解析:公文的末尾、位于发文机关下方的日期,一般指成文日期。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的规定,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故本题选C。
19.【答案】C。
解析:公文标题大致有三种写法:①公文式标题,主要用于法定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构成,人们称这三项为公文标题的“三要素”;②新闻式标题,又称作文章式标题,表现形式灵活,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常用于简报、总结和调查报告等叙述性或议论性较强的公务文书;③四项式标题,由公文式标题变通而成的一种规范的标题形式,主要由单位、时限、事由和文种四部分组成,常用于计划、总结和法规、规章、经济文书等。故本题选C。
20.【答案】B。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A、D两项不属于。版头包括份号、密级和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
B项属于。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附注,附件。
C项不属于。版记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
故本题选B。
21.【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公文标题的基本要素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公文种类,它表明了文件的来源、主要内容及其性质使用。故本题选D。
22.【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签名章一般用红色。
B、D两项说法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其余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依次向下编排,与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上下对齐;每行只编排一个机关的签发人职务、签名章;签发人职务应当标注全称。
C项说法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在签发人签名章下空一行右空四字编排成文日期。由此可知,签发人签名章应在成文日期上一行的位置标注。
故本题选C。
23.【答案】C。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故本题选C。
24.【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故本题选A。
25.【答案】A。
解析:条例、规定、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正文内容的层次组织以条为基本单位。故本题选A。
26.【答案】D。
解析:A项表述正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B、C两项表述正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D项表述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的规定,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故本题选D。
27.【答案】C。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故本题选C。
28.【答案】B。
解析:公文加盖印章是体现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是公文生效的标志,是鉴定公文真伪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故本题选B。
29.【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故本题选A。
30.【答案】C。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的规定,正文是公文的主体。正文具体表达制文机关的意图,是公文的核心部分。故本题选C。
31.【答案】A。
解析:除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公文均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故本题选A。
32.【答案】C。
解析: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可以使用的标点符号有书名号、引号、顿号、连接号和括号等。公文标题中如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名称的全称时,须加书名号;如果在事由部分出现多个机关、人名等并列时,每个机关名称、人名之间应用顿号分开;主送机关的顺序一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各有关单位之间用顿号或逗号分清层次,同类机关内同级机关之间用顿号分隔,不同类型机关之间使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主送机关之后标全角冒号。故本题选C。
33.【答案】B。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故本题选B。
34.【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故本题选D。
35.【答案】D。
解析:A项判断错误。××市教育局可能是该公文的抄送机关,也可能是该公文的主送机关。
B项判断错误。有的下级机关的来文,上级机关必须回复,如请示;有的下级机关来文则不需要回复,如报告。
C项判断错误。转发来文是指收文单位转发上级机关和平级机关的来文。转发下级机关的来文称为“批转”。
D项判断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十五条规定,公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因此,该文的抄送机关中一定没有发文机关的下级机关。
故本题选D。
36.【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故本题选A。
37.【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故本题选A。
38.【答案】B。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题干中的公文是S省财政厅、科技厅联合印发,属于联合行文,“11月6日”为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因此,该公文成文日期为2021年11月6日。故本题选B。
39.【答案】D。
解析:A、B两项不属于。公文的版头包括份号、密级和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A、B两项属于版头部分。
C项不属于。公文的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附注,附件。附件说明属于主体部分。
D项属于。公文的版记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日期属于版记部分。
故本题选D。
40.【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故本题选A。
41.【答案】C。
解析: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应标注在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附件的内容应在成文日期之后。故本题选C。
42.【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故本题选A。
43.【答案】C。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故本题选C。
44.【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公文的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故本题选A。
45.【答案】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公文应当左侧装订,不掉页,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 mm,裁切后的成品尺寸允许误差±2 mm,四角成90°,无毛茬或缺损。骑马订或平订的公文应当:a)订位为两钉外订眼距版面上下边缘各70 mm处,允许误差±4 mm;b)无坏钉、漏钉、重钉,钉脚平伏牢固;c)骑马订钉锯均订在折缝线上,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 mm~5 mm。包本装订公文的封皮(封面、书脊、封底)与书芯应吻合、包紧、包平、不脱落”。故本题选D。
二、多项选择题
46.【答案】BCD。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故本题选BCD。
47.【答案】ACD。
解析:A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正确。需要知晓公文内容的机关是公文的抄送机关,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C项表述错误。发文机关就是公文制发的机关,公文印发机关是负责公文的印制工作的具体办公部门。公文的印发机关不一定是公文的发文机关。
D项表述错误。简报有严格的阅读范围和阅读对象限制,尤其涉及机密的简报,在一定时间内具有性质。机密简报常常在报头部分的左上角注明“内部刊物,注意保存”或“机密”等字样,以起到醒目提示的作用。
故本题选ACD。
48.【答案】ABC。
解析: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基本内容要在这一部分表述。总体来说,正文大致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故本题选ABC。
49.【答案】AC。
解析:公文式标题的三要素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
A、C两项属于。这两项符合公文标题的写法。
B项不属于。《××县博物馆文物保护办法》属于法规,该标题不属于公文式标题。
D项不属于。工作总结是常用的事务文书之一。《××县文化馆2018年工作总结》不属于公文式标题。
故本题选AC。
50.【答案】ABCD。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制版要求是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 mm。故本题选ABCD。
三、判断题
51.【答案】B。
解析:级文件期限为30年,机密级文件期限为20年,秘密级文件期限为10年。公文的期限,应当以年为单位进行标注。故本题判断错误。
52.【答案】B。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如需标注密级和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题干中“第一行”表述错误。故本题判断错误。
53.【答案】B。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第九条规定,“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题干“发文单位也不能使用简称”的说法有误。故本题判断错误。
54.【答案】A。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规定,“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故本题判断正确。
55.【答案】B。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就“加盖印章的公文”规定,“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题干中“两行”表述错误。故本题判断错误。
56.【答案】B。
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的规定,主送机关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可见,公文主送机关的名称并非只能放在公文正文部分。故本题判断错误。
57.【答案】B。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不加盖印章的公文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故本题判断错误。
58.【答案】B。
解析:抄送机关应按照一定顺序排列,首先是上级机关,其次为同级机关,再次为下级机关,按照党、政(地方党委政府在前、部门和厅局在后)、军、群的顺序排列。故本题判断错误。
59.【答案】B。
解析:公文的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即行文的主要对象,是要求主办或答复这份文件的单位。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故本题判断错误。
60.【答案】B。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年)规定的印刷要求是: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超过2 mm。题干中“单面印刷”的说法错误。故本题判断错误。
(责任编辑:雷炜)
- 2025年5月四川宜宾学院招聘事业编制专职辅导员20人公告
- 2025安徽六安市霍山县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测试入围人员及资格复审有关事项的公告
- 2025浙江舟山市嵊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外用工招聘1人公告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残联补充招聘残疾人专职委员体检有关事宜通知
- 2025上半年新疆塔城地区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体检结果公示和考察公告
- 2025安徽六安市金安区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成绩(含加分)公示
- 202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第二批招聘面试通知
- 2025福建厦门港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厦门港航道中心招聘事业单位非在编辅助岗位人员3人公告
- 2025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成绩(含加分)公示
- 2025湖北神农架林区审计局招聘考试成绩公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