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二【点击文字查看答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综合测试二【点击文字查看答案】

综合测试二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最能说明这一特征的是甲骨卜辞。

B项说法正确。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之后开创了政治组织中的分封制,社会组织中的宗法制,经济组织中的井田制,文化思想中的礼乐制。

C项说法错误。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嫡长子继承为天子,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称为别子。诸侯除嫡长子以外的儿子也可称为别子。

D项说法正确。周礼,即周朝制订的各种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故本题选C

2.【答案】A

解析:A项当选。薇,即大巢菜(大野豌豆)。西周时期,蔬菜品种没那么丰富,采薇而食是西周人民的生活日常。根据历史传说,伯夷和叔齐曾认为周武王不仁不孝,于是愤然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以食周粟为耻。

B项不选。葡萄是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的。

C项不选。番茄是在明朝时传入中国的。宋朝时,中国的餐桌上不可能出现番茄炒鸡蛋。

D项不选。关于甜瓜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而有证可考则是在汉朝。

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①瓦岗农民起义,也即瓦岗寨起义,发生于隋大业七年(611年)至隋大业十四年(618年)。瓦岗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多次击败隋军主力,在推翻隋朝的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

②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反清复明”运动是发生于明朝覆亡之后的一系列反抗清朝满族统治而要求恢复明朝汉族政权的运动。

④大泽乡起义即陈胜吴广起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拉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为之后刘邦和项羽灭秦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上述农民运动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为④①③②。故本题选A

4.【答案】D

解析:A项对应正确。“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时期,在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B项对应正确。“开皇之治”是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实现了全国统一,同时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后呈现的盛世。

C项对应正确。“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盛世。

D项对应错误。“开元之治”或称“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开元年间,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故本题选D

5.【答案】C

解析:A项不选。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迁都洛阳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就有改汉姓的措施,将鲜卑族的拓跋氏改姓为元。

B项不选。春秋战国时期,胡服进入华夏,始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胡床是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类似于现在的马扎,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原。

C项当选。文主进藏发生于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主,下嫁松赞干布。文主入藏,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关于历法、生产技术的各种书籍。

D项不选。宣政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初名总制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

故本题选C

6.【答案】A

解析:A项对应正确。“桂陵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之一,说的是齐国谋士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期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国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B项对应错误。“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巨鹿之战,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其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C项对应错误。“退避三舍”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其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与发生在晋楚两国间的城濮之战相关。

D项对应错误。“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与楚汉之争的垓下之战有关,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从而导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故本题选A

7.【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门附近,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B项说法错误。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负责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五学。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并始创科举制。

C项说法正确。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教育机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长安设立太学。

D项说法正确。宋代书院是中国古代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南宋的一些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

故本题选B

8.【答案】B

解析:①当选。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双方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不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它所提出的平分土地式的平均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为彻底摧毁地主所有制,消灭地主剥削,废除农业生产中封建的荆棘,给资本主义萌芽开辟了发展的场所。

③不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华民国于191211日成立后不久由孙中山在南京成立的一个临时管治机构,也是中华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中央政府机构,又称南京临时政府。

④当选。“中国近现代史的终点”指的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蒋介石国民党统治,中国社会开始向现代社会迈进。

故本题选B

9.【答案】D

解析:A项排序正确。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是英国因向清朝走私鸦片而引发的一场战争;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是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1010日,是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

B项排序正确。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6月,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是以挽救清朝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至1912年年初,是一场旨在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C项排序正确。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并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54日,是一场发生在北京的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各个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抗日战争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D项排序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为19217月;清末新政发生于1901年至1911年,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解放战争发生于19458月至19499月,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故本题选D

10.【答案】C

解析:A项表述正确。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而挑起的战争。

B项表述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项表述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不是纯粹的帝国主义战争。

D项表述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由战前的协约国联盟和同盟国联盟对峙变成了英法美独大,俄国内乱变成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国、苏联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衰落。

故本题选C

11.【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

B项说法错误。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开创了先秦时代的思孟学派,被后人尊为“述圣”。颜回被尊为“复圣”。

C项说法正确。曾子,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参与编制了《论语》,被后世尊奉为“宗圣”。

D项说法正确。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著有《孟子》一书。

故本题选B

12.【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湖南省的“湘绣”、产于四川省的“蜀绣”、产于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蜀绣也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

B项说法错误。“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典籍。“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可见,《尚书》属于《五经》,而非“四书”。

C项说法正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厚重的历史文化为中国留下了的六座历史都城,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六大古都”的北京、洛阳、南京、开封、西安、杭州。

D项说法正确。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指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故本题选B

13.【答案】C

解析:A项描述的是翻车,其通过牛力或者人力踩踏使轮盘转动,把湖池中的水引入农田,属于灌溉工具。

B项描述的是筒车,是一种用转轮带动汲水筒来提取河水的机具,属于灌溉工具。

C项描述的是耜,是中国古代曲柄起土的农器,属于耕作工具。

D项描述的是拔车,是一种人力灌溉提水机械,即用手摇动的翻车,由一至二人用手摇转曲柄,使轮轴旋转,带有龙骨板叶的木链沿木槽上移,龙骨板叶刮水,属于灌溉工具。

C项用途与其他三项不同。

故本题选C

14.【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汉宫秋》是元代文学家马致远创作的杂剧,改编于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出塞,讲述的是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B项说法正确。《赵氏孤儿》原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是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1755年,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将其改编成《中国孤儿》在巴黎法兰西剧院公演。

C项说法错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自王实甫的元杂剧《西厢记》。

D项说法正确。《梧桐雨》是元代文学家白朴创作的杂剧。该剧讲述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从长生殿乞巧盟誓,到安禄山叛乱、马嵬驿哗变,唐明皇被迫赐死杨贵妃的故事。

故本题选C

15.【答案】D

解析:A项对应正确。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辛弃疾,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B项对应正确。阎立本,唐朝时期宰相、画家,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石涛,清朝画家,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C项对应正确。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书法精妙,擅长行、楷。赵孟,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D项对应错误。张衡,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王祯,元朝农学家及活字版印刷术的改进者,著有《王祯农书》。

故本题选D

16.【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吹奏乐器是乐器的一类,由带孔的管子组成,中国乐器中的吹奏乐器一般是竹制的,包括箫、笙、笛、埙等。

B项说法错误。拉奏乐器演奏时,弓在弦外拉奏,可拨弦弹奏,吸收了二胡、中胡、坠胡、马头琴的演奏技巧并有所发展。马头琴、二胡属于拉奏乐器,而古琴属于弹奏乐器。

C项说法正确。弹奏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琵琶、古筝、冬不拉都是弹奏乐器。

D项说法正确。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梆、钹、罄、锣都是打击乐器。

故本题选B

17.【答案】A

解析:A项表述正确。《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在某一天偶然读到友人送来的三国时代文学家曹植写的《洛神赋》有感而作的。该图将曹植《洛神赋》的主题思想表达的完整而和谐。顾恺之巧妙地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将辞赋中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得纯洁感人、浪漫悲哀。

B项表述错误。《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所绘的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C项表述错误。《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D项表述错误。《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局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故本题选A

18.【答案】D

解析:A项表述正确。日晷是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B项表述正确。吉祥缸是指置于宫殿门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古时又称之为“门海”,以比喻缸中的水似海般多,可以扑灭火。缸内要常年保持有水,夏季要保持缸内水质干净,冬季还要点火给水缸加温防止缸内的水结冰。

C项表述正确。嘉量是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具,是王莽为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而铸造的。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放在宫殿前象征国家的统一和集权。

D项表述错误。天安门里外共有两对华表,其上都雕有一只神兽“犼”。天安门里华表上的犼朝北,叫“望君出”,意思是皇帝应该经常外出,体察民情;天安门外华表上的犼朝南,叫“望君归”,意思是希望皇帝不要经常在外游乐,以免延误国事。因此,华表上端蹲兽名为“犼”,而不是“螭”。

故本题选D

19.【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小雅》记载的“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就是指发生在公元前776年的月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月食记录。

B项说法正确。《大衍历》是唐代的一部先进的历法,由僧人一行于开元年间(713741年)创制。

C项说法错误。《淮南子》一书中有和现代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记录。《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施行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一直使用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由落下闳、邓平等人创制。

D项说法错误。僧一行是唐代科学家,编写了《大衍历》,测量出了子午线长度。郭守敬是元代天文学家,与王恂、许衡等编制《授时历》,推算回归年长度、测定的黄赤交角均达到较高精确度。

故本题选B

20.【答案】A

解析:A项说法正确。《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后,途经苏州寒山寺时有感而发抒写的一首羁旅诗,“枫桥”位于今苏州市阊门外。留园是我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位于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

B项说法错误。十二生肖兽首原位于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处,不是颐和园的镇园之宝。

C项说法错误。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D项说法错误。苏州拙政园是苏州现存的古典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分为东、中、西三部分,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近乎自然,整体没有呈现均衡对称的格局。

故本题选A

21.【答案】B

解析: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晚月亮又圆又明亮,人人都在仰头看,不知道寄送出的思念之情会落到哪一家呢?“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这两句诗写的是中秋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遥想兄弟们身佩茱萸登高望远时,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九月九日”即重阳节。“登高”“插茱萸”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风俗。

③“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出自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意思是: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纪念屈原的节日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该诗涉及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元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且“爆竹”“岁除”提示此诗写的是春节。

由此可知,以上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照一年中先后顺序排列为④③①②。故本题选B

22.【答案】A

解析:A项使用正确。“令郎”是称呼对方儿子的敬辞,这里用来夸奖对方的儿子,使用正确。

B项使用错误。“令爱”用来敬称他人的女儿,这里指的是自己的女儿,使用错误。

C项使用错误。“令尊”是称呼对方父亲的敬辞,这里指的是自己的父亲,使用错误。

D项使用错误。“家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这里指的是别人的母亲,使用错误。

故本题选A

23.【答案】C

解析:A项有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出自《易传·文言传·坤文言》。其意思是修善积德的个人和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庆。

B项有关。“总集福荫,备致嘉祥”是江苏省南京市甘熙故居大厅抱柱挂联,意思是汇聚所有福祐,尽得如意吉祥。甘熙故居里的对联,无不透露着甘家家风和族训所传达的“立德”和“读书”等思想。

C项无关。“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意思是要培养天地间坚毅不屈的浩然正气,效法古今完美道德的圣贤。这与家风无关。

D项有关。“忠厚承天德”意思是将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世世代代传下去。或具有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的家庭,能够长久地绵延下去。“诗书启后昆”的意思是认真读书,学习前人品质,可以使家族长久地发展下去。

故本题选C

24.【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武周山,主要的石窟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为中国规模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B项说法正确。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史学界普遍认为其与古蜀国文化相关。

C项说法正确。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元年(366年)。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D项说法错误。五大夫松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山风景区内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据《史记》,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于一棵大树之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题干中“汉武帝”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5.【答案】D

解析:《奥德赛》是古希腊最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另一部是《伊利亚特》,两部作品统称《荷马史诗》)。《奥德赛》延续了《伊利亚特》的故事情节,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希腊位于欧洲,故《奥德赛》不属于亚洲文明的成果。故本题选D

26.【答案】C

解析:ABD三项不选。A项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了正月十五晚上的情景。B项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D项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词人在闲居江西时创作的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C项当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故本题选C

27.【答案】C

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曹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小说里他是被诸葛亮的一封信气死的,实际上他是病死的。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谥号为元,配享魏太祖(曹操)庙庭。

B项不符合史实。史书记载,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发现夏侯玄、张缉等人的密谋后,将张缉之女张皇后废黜,另立王皇后,并没有把张皇后杀掉。

C项符合史实。《东周列国志》中西门豹假意询问河伯,将巫婆抛入河中,破除了河伯娶亲的恶习,这就是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D项不符合史实。正史中没有李元霸和宇文成都这两个人物的存在。

故本题选C

28.【答案】B

解析:A项表述正确。“骚体”又称“楚辞体”,是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得名于大诗人屈原所作的《离骚》。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B项表述错误。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有严格格律的倚声填词的诗歌形式,比起诗、词来,比较自由。选项中“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的表述有误。

C项表述正确。《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撰写的纪实类图书,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的合集,包括他从1939年到1950年所写的大部分短篇小说、散文等。该书以一个个日常小故事串联,记录了发生在白洋淀的故事,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荷花淀》与《芦花荡》是其中的作品。

D项表述正确。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草叶集》创立了自由诗体。他的诗对我国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影响很大。

故本题选B

29.【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B项说法正确。“辞”因产生于战国楚地而叫“楚辞”,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故又称“骚体”。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C项说法正确。“汉赋四大家”一般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D项说法错误。《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杜甫,唐代诗人。他的许多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动荡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其代表作品有《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

故本题选D

30.【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

B项说法正确。金圣叹,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中国第一个小说批评家是金圣叹。

C项说法正确。《刺客列传》是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的一篇列传。《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刺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D项说法错误。《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其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故本题选D

31.【答案】C

解析:AB两项表述正确。“以史为镜”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告诉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说明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C项表述错误。借代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的修辞手法。“以史为镜”中将历史比作镜子,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D项表述正确。“以史为镜”也作“以史为鉴”。“鉴”是古代的盛水器,青铜制,形似大盆,可以盛水照影,盛行于东周时期。战国以后照影的青铜镜大量出现,因此“镜”也叫“鉴”。

故本题选C

32.【答案】D

解析:《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A项不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描写了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最后卒于五丈原军中。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该诗句反映的内容晚于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时期,不会在《史记》中找到踪迹。

B项不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三十年来风尘仆仆,所成就的功名,轻微如尘土;带兵沙场南征北战八千里,看到的只是天上的云和月”,表现了作者赤胆忠心以身殉国的豪情壮志。其反映的内容晚于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时期,不会在《史记》中找到踪迹。

C项不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唐代边塞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意思是“如果在沙场上醉倒了,也希望你不要笑话,毕竟从古至今出门打仗的人,能有几个人回到故乡”,通过描写将士出征前饮酒的场景,反映出战士乐观豪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其反映的内容晚于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时期,不会在《史记》中找到踪迹。

D项当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诗句的意思是“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过阴山”。其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诗句中的飞将军李广是西汉名将,汉文帝时参加反抗匈奴攻掠的战争,可以在《史记》中找到其踪迹。

故本题选D

33.【答案】D

解析:A项属于。“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毛泽东同志的《忆秦娥·娄山关》,大意是雄壮的关隘坚硬如铁难以逾越。整首词表达了作者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B项属于。“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同志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大意是变化、发展、前进,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项属于。“长风破浪会有时”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大意是尽管前路困难重重,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D项不属于。“莫言下岭便无难”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大意是人们常说下山容易上山难,却不知下山途中还要翻过无数座山。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以山区行路寄寓深刻哲理,启示人们人生在世就是地与各种困难做斗争,无论顺境逆境,都应保持警醒,不可懈怠。

故本题选D

34.【答案】C

解析:A项不选。该项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陵三首》,意思是金陵地势雄壮,江水空摇,高墙巍峨不动。诗句中的“金陵”,指金陵山,即今南京的钟山。

B项不选。该项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陵三首》,意思是魏晋六代,兴衰迭起,我且痛饮三杯,为金陵高歌一曲。诗句中的“金陵”,指金陵山,即今南京的钟山。

C项当选。该项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姑苏”是苏州的别称。

D项不选。该项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建康”,即今南京。

故本题选C

35.【答案】A

解析:A项不涉及。“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出自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意思是: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该诗句描写的是桂花,不涉及“四君子”。

B项涉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的《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该诗句表现了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描写的是“四君子”中的竹。

C项涉及。“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出自郑燮的《高山幽兰》,意思是:千古以来最为幽静贞洁的就是兰花,它不求闻达,只亲近清幽的山水。该诗句描写的是“四君子”中的兰。

D项涉及。“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出自王冕的《白梅》,意思是: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该诗句描写的是“四君子”中的梅。

故本题选A

36.【答案】D

解析:A项对应正确。“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清朝光绪帝为邓世昌所写的挽联,赞扬在甲午战争中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邓世昌的功绩。

B项对应正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意思是惋惜诸葛亮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该项描写的是诸葛亮。

C项对应正确。“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意思是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该项描写的是项羽。

D项对应错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意思是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该项描写的是西汉名将李广,并非卫青。

故本题选D

37.【答案】B

解析:A项对应正确。“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出自毛泽东同志的《念奴娇·井冈山》,意思是江山如画,但古时这里曾是沧海。其中,“江山如画”出自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B项对应错误。“一唱雄鸡天下白”出自毛泽东同志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意思是雄鸡终于高唱,祖国得了光明。该诗句是由“雄鸡一声天下白”演变过来的,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致酒行》。原句为:“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该诗句中典故的原作者不是杜甫。

C项对应正确。“贾生才调世无伦”出自毛泽东同志的《七绝·贾谊》,意思是贾生的才情、才气、才能在当时无人可比。该句是由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中的“贾生才调更无伦”演变过来的。

D项对应正确。“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毛泽东同志的《浪淘沙·北戴河》,意思是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此诗句中的“魏武”指的是曹操;“遗篇”指的是曹操的《观沧海》。

故本题选B

38.【答案】D

解析:A项对应错误。“闻鸡起舞”出自《晋书·祖逖传》,主人公是东晋将领祖逖。传说祖逖青年时期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苏秦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家,与他相关的成语有“悬梁刺股”“前倨后恭”等。

B项对应错误。“草菅人命”出自《汉书·贾谊传》,贾谊做梁怀王太傅时,给汉文帝上疏,名为《治安策》:“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其说的是秦二世胡亥不听忠谏,不听目光深远的计谋规划,把杀人当作草菅一般。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将领,与他相关的成语有“纸上谈兵”等。

C项对应错误。“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主人公是秦朝奸佞赵高。秦二世胡亥在位时,赵高专权,为试探群臣是否听从自己,就在朝堂上牵鹿献给胡亥,称之为马,并让群臣指明是鹿还是马。群臣有的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沉默,有的不耻媚于奸佞、直斥是马。此后,赵高便迫害不说是马的大臣。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主持编撰了《吕氏春秋》。与他相关的成语有“一字千金”“奇货可居”等。

D项对应正确。“入木三分”出自《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该成语形容其书法笔力刚劲有力。

故本题选D

39.【答案】B

解析:题干句子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力呢?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其强调的是对自己的反思。

A项句子的意思是只看到别人的过错却看不到自己的,这是读书人的缺陷,也是所有读书人的通病。该句强调了要自我反思。

B项句子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是孔子传授给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和理解他人。

C项句子的意思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说别人的过错却从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惹祸的根源啊。该句强调了要自我反思。

D项句子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该句强调了要自我反思。

由以上可知,与题干中句子所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不同的是B项。故本题选B

40.【答案】A

解析:A项当选。《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于19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侦探小说,其背景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的伦敦,展现出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凭借“福尔摩斯”这一经典形象,柯南·道尔赢得了“英国侦探小说之父”的美誉。

B项不选。《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作家、诗人歌德的作品,反映了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德国的社会生活。

C项不选。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古巴老人圣地亚哥的形象。

D项不选。《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描写了新兴市民阶级对禁欲主义的反抗,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

故本题选A

二、多项选择题

41.【答案】CD

解析:AB两项对应错误。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而鲁国实行“初税亩”。“相地而衰征”是根据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而“初税亩”则是按田亩征税。

CD两项对应正确。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楚国下令“书土田”,即无论公田、私田,一律由国家登记在册并征收田赋。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军赋。

故本题选CD

42.【答案】BCD

解析:A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正确。北洋水师于1888年正式成立,由李鸿章组织创建,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的一支。

B项说法正确。18949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担任“致远号”军舰的管带,虽弹尽舰伤,仍下令猛撞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与舰上200余名官兵一起壮烈牺牲。

D项说法正确。1895年,清军在与日军的威海卫之战中失败,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故本题选BCD

43.【答案】ABC

解析:A项对应正确。发生于19426月的中途岛战役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扭转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后反法西斯盟军节节败退的局面。

B项对应正确。194210月,阿拉曼战役打响。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的战争格局,成为德意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

C项对应正确。1942年发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苏军从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

D项对应错误。19478月上旬,刘邓大军自鲁西南向大别山跃进,开始了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历史性转折。该项中,“抗日战争”的说法错误,应为“解放战争”。

故本题选ABC

44.【答案】ABCD

解析:AD两项说法正确。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B项说法正确。《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

C项说法正确。古琴十大名曲包括《广陵散》《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渔樵问答》《阳春白雪》《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醉渔唱晚》。

故本题选ABCD

45.【答案】BC

解析:A项表述错误。《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B项表述正确。《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因诗歌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而得名。《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代表作为《离骚》,因此后人又称这一文体“楚辞”为“骚体”。《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础,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了历代散文创作。

C项表述正确。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了词的艺术品位,打破了词与诗的界限,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了文学殿堂,使词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D项表述错误。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在宋元话本体裁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其不是历史演义小说,也不是英雄传奇小说。

故本题选BC

46.【答案】ABD

解析:豪放派的词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婉约派的词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

A项当选。A项出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B项当选。B项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扩大了词的境界,了词的格调,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

C项不选。C项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他的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D项当选。D项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豪放派词人,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故本题选ABD

47.【答案】ACD

解析:A项说法正确。《蚀》是现代作家茅盾创作的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三个具有一定连续性的中篇小说,即《幻灭》《动摇》《追求》。

B项说法错误。《农村三部曲》的作者是茅盾,包括《春蚕》《秋收》《残冬》。

C项说法正确。“爱情三部曲”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包括《雾》《雨》《电》。

D项说法正确。“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作品,包括《家》《春》《秋》。

故本题选ACD

48.【答案】ABCD

解析:“知行合一”由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知”指良知,“行”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强调不仅要有道德意识(“知”),更应当付诸实践(“行”),要把“知”和“行”统一起来。

A项当选。A项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人们通过书本学习知识、获得的认识和领悟终究是浅薄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知识真正掌握。其体现了“知行合一”。

B项当选。B项出自《论语》,意思是熟读《诗》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办不通;派他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即使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这启示我们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其体现了“知行合一”。

C项当选。C项出自《荀子·劝学篇》,意思是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有多么高;不面临深涧,不知道地有多么厚。其强调了通过实践去获得正确的认识,体现了“知行合一”。

D项当选。D项出自《荀子·儒效篇》,意思是不听不如听,听不如亲自看到,看到不如了解掌握,了解掌握不如去实践。学习到了实践才算达到极点。其强调了学习不能离开实践,体现了“知行合一”。

故本题选ABCD

49.【答案】ABD

解析:果戈理是俄国批判主义作家,C项错误。故本题选ABD

50.【答案】ABD

解析:A项表述正确。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法兰西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B项表述正确。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九三年》等。

C项表述错误。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上尉的女儿》《叶普盖尼·奥涅金》等。其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其作品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其代表作有《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D项表述正确。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故本题选ABD

(责任编辑:雷炜)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