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题特训三文学知识【考点集训】
考点集训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A项不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不是一首诗。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楚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所做的《离骚》。
B、D两项不选。题干强调的是《诗经》的内容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特性,不能说明《诗经》“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和“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C项当选。《诗经》中的诗描述了农民辛苦劳作却衣食匮乏的悲惨境遇,也描写了青年男女的情感和喜怒哀乐,这表明《诗经》中的诗作反映现实生活,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故本题选C。
2.【答案】B。
解析:楚辞最初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创立的,在其后,楚国人宋玉也创作了不少楚辞。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的意思是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
“天地之性,人为贵”的意思是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意思是百姓所要求的,上天必然听从。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意思是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伦理道德,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
A项当选。题干中的句子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人”的重要性,肯定了“人”的地位,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项不选。从题干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可知,题干要求遵从民意,以人为本,但要求统治者以人为本只是题干表述的内容之一,并不能全面概括题干中的所有材料。
C项不选。题干的句子从“天”“地”“人”等方面强调了人文精神,没有体现中国古代宗教精神缺乏的相关内容。
D项不选。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是从一个方面概括了题干内容,与《老子》中的“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存在共性,但不能全面概括题干内容。
故本题选A。
4.【答案】C。
解析:A项对应正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后用来比喻下定决心。
B项对应正确。《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其比喻平庸的人不可能了解胸怀大志的人的抱负。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常用于比喻志向远大。
C项对应错误。运筹帷幄:筹,策划;帷幄,军中帐幕,是指在军帐内对战略作全面策划。运筹帷幄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D项对应正确。纸上谈兵讲的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赵括代廉颇为赵将,只据兵书,不知变通,在长平之战中为秦军所败的故事。其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本题选C。
5.【答案】A。
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思是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表达了诗人悠闲淡远、静穆恬适的心境。该诗句出自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饮酒》。故本题选A。
6.【答案】B。
解析:“初唐四杰”是指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
A项属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B项不属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
C项属于。“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D项属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唐代诗人杨炯的《从军行》。
故本题选B。
7.【答案】D。
解析:A项选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意思是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B项选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瀑布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这是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C项选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意思是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D项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由此可知,以上诗句中,作者不同的一项是D项。故本题选D。
8.【答案】C。
解析:“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两句诗是李白对孟浩然洒脱风流品德的高度赞美。
A项不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B项不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
C项当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项不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故本题选C。
9.【答案】C。
解析:A项属于。《秋兴八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每一首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作者的思想情绪。全诗感物伤怀,借深秋衰惨冷寂之景,抒写人之暮年知交零落、漂泊无依、空怀抱负的悲凉心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B项属于。《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767年秋天在夔州所做的一首七律。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C项不属于。《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D项属于。《古柏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采用比兴体,借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以赞雄才大略、忠心耿耿的诸葛亮。全诗比喻精当,语多双关,寄意深远,堪称佳作。
故本题选C。
10.【答案】B。
解析:A项表述正确。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B项表述错误。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世称“李后主”。
C项表述正确。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D项表述正确。苏轼是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故本题选B。
11.【答案】B。
解析: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诩,人称“词中之龙”。
A项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B项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C项出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D项出自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
故本题选B。
12.【答案】A。
解析:《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故本题选A。
13.【答案】D。
解析:《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大多采用传奇手法来描写志怪的题材,深刻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世态炎凉。鲁迅先生在评论《聊斋志异》时说,“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故本题选D。
14.【答案】B。
解析:A项不选。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指官渡之战前,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最终被刘备巧言瞒过的故事。
B项当选。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的片段,指武松酒醉后路过景阳冈打死猛虎的故事。武松打虎与《三国演义》无关,因此不可选择此场景。
C项不选。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指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利用草船从曹操处“借”到了十万余支箭的故事。
D项不选。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指刘备连续三次亲自前往草庐敦请诸葛亮的故事,现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故本题选B。
15.【答案】B。
解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出自《红楼梦》第三回,描写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次相见时贾宝玉的样貌。故本题选B。
16.【答案】A。
解析:乡土文学源于鲁迅的《故乡》,是指以反映某一地区生活为主要内容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
A项当选。《华盖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其在1925年写的杂文31篇及题记和后记各1篇,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论辩的魂灵》《夏三虫》《忽然想到》《我观北大》《碎话》等。该作品与封建主义和洋奴买办文化思想作斗争,锋芒所指,已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到激烈的政治斗争。《华盖集》不属于具有代表性乡土符号的作品。
B、C两项不选。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中有大量的描写故乡浙东农村、带有浓重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如《故乡》《阿Q正传》《孔乙己》《社戏》《祝福》《离婚》等都是乡土小说中的典范。
D项不选。《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收录于《野草》的《风筝》描写了故乡风筝时节的动人景象,属于具有代表性乡土符号的作品。
故本题选A。
17.【答案】A。
解析:A项当选。《蚀》是现代作家茅盾创作的中篇小说集。《幻灭》《动摇》《追求》是《蚀》的三部曲。
B项不选。“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包括《家》《春》《秋》。其中,《家》的艺术成就。
C项不选。郭沫若的自传体三部曲包括《学生时代》《革命春秋》《洪波曲》。
D项不选。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包括《月下》《雾中》《风前》三部长篇叙事诗。
故本题选A。
18.【答案】D。
解析:A项表述正确。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深受泰戈尔的《新月集》的影响,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闻一多发起的新诗格律化运动,确立了新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原则,使新诗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同时也使之接上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源流。
B项表述正确。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C项表述正确。“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而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声。新诗以胡适的《尝试集》为标志,区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主张诗的散文化与平民化。
D项表述错误。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舒婷、北岛、顾城等。政治抒情诗是“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在这种诗体中,诗人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人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思潮的评说与情感反应。在“十七年”文学时期,郭小川和贺敬之是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
故本题选D。
19.【答案】D。
解析:A项对应错误。《围城》是钱锺书所作的长篇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该小说表现了以主人公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婚恋、教育、生活、事业等“围城”中的困境,展示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B项对应错误。《日出》是曹禺所作的戏剧。该戏剧以抗战前的天津社会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为中心人物,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强烈的批判和迫切期待东方红日的心情。
C项对应错误。《边城》是沈从文所作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D项对应正确。《家》是巴金所作的《激流三部曲》之一,是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四川成都的高公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并且歌颂了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故本题选D。
20.【答案】A。
解析:A项对应正确。路遥是陕西榆林人,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B项对应错误。陈忠实是陕西西安人,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是《白鹿原》。《秦腔》是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不是陈忠实的作品。
C项对应错误。贾平凹是陕西商洛人,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浮躁》《秦腔》《废都》等。《保卫延安》是现代作家杜鹏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作品。
D项对应错误。李若冰是陕西咸阳人,是“石油文学”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神泉日出》《旅途集》等。《废都》是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
故本题选A。
21.【答案】B。
解析:“陈王”指的是陈思王曹植,曹操之子。
A项不一致。“酒池肉林”说的是商纣王,《史记》称其荒淫无度,“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B项一致。“才高八斗”的典故说的是曹植。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其意思是,魏晋以来天下文学之才共一石(计量单位),其中曹植占八斗,我占一斗,剩下的一斗天下人共分。
C项不一致。“青梅煮酒”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指官渡之战前,曹操邀刘备煮酒共饮,谈论天下英雄,试探其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
D项不一致。“金屋藏娇”的典故说的是汉武帝幼年时曾对姑母馆陶公主说,将来如果娶她的女儿阿娇,就筑一个金屋,让阿娇住在里面。
故本题选B。
22.【答案】C。
解析:题干诗句的意思是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如纱,可谁让我要骑马客居京城享受这份繁华呢?只身在小楼,听了一夜春雨。明早那深幽的小巷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吧。短小的纸张斜放着,闲时便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冒起的白色泡沫,飘来阵阵茶香。不要感叹白衣会被风尘之色所玷污,清明时节还来得及赶回家。诗中涉及点茶(“分茶”)、书法(“作草”)、插花(“卖杏花”),未涉及下棋。故本题选C。
23.【答案】D。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根据音乐(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指地方乐调,即各地的民乐,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雅是指朝廷正乐,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颂是指宗庙祭祀之乐。
A项属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
B项属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C项属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D项不属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小雅·采薇》。
故本题选D。
24.【答案】D。
解析:A项不选。“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东汉哲学家王充的《论衡·书解篇》。其意思是,知道屋子漏雨的人在房檐下,知道政策有失的人在民间,强调从政者要真正考察民情,了解政策是否恰当。其没有体现诚信。
B项不选。“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出自《汉书· 董仲舒传》。其意思是,言行合乎正义,不谋个人私利。其没有体现诚信。
C项不选。“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出自《论语》。其意思是,人民对于仁德,比对水火的需要还急切,强调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关注民生。其没有体现诚信。
D项当选。“内外相应,言行相称”,出自《韩非子·解老》。其意思是,要内外一致、言行一致。其从言行一致的角度强调谨言力行的重要性,体现了诚信的品德。
故本题选D。
25.【答案】D。
解析:A项不选。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以疑问语气结尾,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B项不选。诗句出自唐代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意思是客居之夜听到乐曲《折杨柳》,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其表达了思乡情结。
C项不选。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长安春望》,意思是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其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
D项当选。词句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意思是我斜倚孤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已经燃尽。此词描写了思妇念远的愁情。
故本题选D。
26.【答案】D。
解析:根据《礼记·王制》,古代的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岳”与“四渎”。根据《史记·殷本纪》:“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四渎”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D项渭河不属于“四渎”之一。故本题选D。
27.【答案】C。
解析:A、B、C三项属于。李清照创造的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为: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②《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③《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中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C项不属于。“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出自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
故本题选C。
28.【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诗句出自宋代朱淑真的《黄花》。这是首咏物诗,前面叙事,写菊花之形貌;后面点题,咏菊花之精神。作者以菊自喻,表达了其对世俗礼教的抗争精神和对于独立人格的不屈追求。故本题选D。
29.【答案】B。
解析:A项不选。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表达了诗人意欲登上泰山之巅,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未来的雄心和抱负。其没有体现爱国主义。
B项当选。该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其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C项不选。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意思是太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没有体现爱国主义。
D项不选。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意思是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该诗是吊古怀乡之作,没有体现爱国主义。
故本题选B。
30.【答案】D。
解析:A项不选。“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贫交行》,意思是富贵之交总是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反复无常,轻薄之辈纷纷追随,无法计数。此诗感伤交道浅薄,世态炎凉,人情反复。A项与友情有关。
B项不选。“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徒步归行》,意思是与朋友交往不必在乎身份、地位、年龄等之间的差异,重要的是朋友之间能够交心。B项与友情有关。
C项不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意思是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做客。C项与友情有关。
D项当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意思是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倒不如明天披散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上自在地漂游。其反映了作者的狂放不羁、闲适自在。D项与友情无关。
故本题选D。
31.【答案】A。
解析:A项对应错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的是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不是春季。
B项对应正确。“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出自朱庭玉的《天净沙·秋》,描写的是秋季。
C项对应正确。“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出自高骈的《对雪》。“六出”是指雪花,因为雪花呈六角形。诗句描写的是冬季。
D项对应正确。“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清风”“惊鹊”“鸣蝉”是夏夜的山村风光。词句描写的是夏季。
故本题选A。
32.【答案】C。
解析:A项对应正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其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它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该句描写的是庐山的景色。
B项对应正确。“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出自唐朝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其意思是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面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该句描写的是天台山的景色。
C项对应错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其意思是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该句描写的是江西滕王阁的景色。
D项对应正确。“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出自唐朝李白的《蜀道难》。其意思是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以飞过此山,直到蜀国的峨眉山巅。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即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因此,该句描写的是剑门关。
故本题选C。
33.【答案】D。
解析:A项对应错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项对应错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C项对应错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唐代李白的《将进酒》。
D项对应正确。“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故本题选D。
34.【答案】C。
解析:“双关”手法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A项不选。“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芙蓉”谐音“夫容”,“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B项不选。“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丝”与“思”双关,巧妙地运用双关隐语,表达了劳动妇女对爱情的渴求和执着。
C项当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用了对仗和倒装的修辞手法。“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正常的语序是: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其没有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
D项不选。“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从而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故本题选C。
35.【答案】A。
解析:A项当选。该项没有采用倒装。
B项不选。该项采用了倒装,正常语序应是“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碧梧老枝”。
C项不选。该项采用了倒装,正常语序应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D项不选。该项采用了倒装,正常语序应是“风折笋绿垂,雨肥梅红绽”。
故本题选A。
36.【答案】B。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杜甫的《望岳》,描写的是泰山。
A项不选。该句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描写的是天门山。天门山,即安徽的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
B项当选。该句出自徐文通的《岱宗》,描写的是泰山。
C项不选。该句出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写的是长江三峡。
D项不选。该句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描写的是庐山。
故本题选B。
37.【答案】C。
解析:“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毛泽东同志的《浪淘沙·北戴河》。该句意思是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留下诗篇。这句中的“魏武”是指曹操。曹操生前权倾朝野但未称帝,汉献帝封其为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故本题选C。
38.【答案】B。
解析: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至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A项不选。“包豪斯”原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的名称,“包豪斯风格”是人们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另一种称呼。达达与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艺术运动。其与文艺复兴无关。
B项当选。达·芬奇、拉斐尔与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巨匠,该书籍用于文艺复兴课题最为合适。
C项不选。康德(1724—1804年),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其与文艺复兴无关。
D项不选。切·格瓦拉,1928年生于阿根廷,是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其与文艺复兴无关。
故本题选B。
39.【答案】B。
解析:A项不选。《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创作的长诗。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描写与地狱、炼狱以及天堂中各种人物的对话,反映了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使得该作品具有一定的“百科全书”的性质。
B项当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该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C项不选。《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心灵净化”的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
D项不选。《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63—186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描写了1805—18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作品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故本题选B。
40.【答案】A。
解析:A项对应正确。《李尔王》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
B项对应错误。《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剧名《皆大欢喜》表明剧中的好人得到好报、恶人受到感化、有情人喜结良缘,这反映了莎士比亚新理想中以善胜恶的美好境界。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等。
C项对应错误。《歌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彼特拉克的抒情诗集,抒写了他对恋人的爱情,描写了自然景色,抒发了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其代表作是《十日谈》。
D项对应错误。《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反映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斗争。
故本题选A。
二、多项选择题
41.【答案】ABC。
解析:A项当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也不要施加给对方。
B项当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C项当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当政者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起身效法,当政者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也没有人会听从。
D项不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传》,意思是天的运行刚健有力,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停地前进。
故本题选ABC。
42.【答案】AB。
解析:A项对应正确。《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由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属于纪传体东、西晋史。
B项对应正确。《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由南朝宋范晔编撰,属于纪传体东汉史。
C项对应错误。《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晋陈寿所著,属于纪传体三国史。沈约是南朝梁文学家,所著《宋书》被列入二十四史。
D项对应错误。《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汉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
故本题选AB。
43.【答案】ABD。
解析:A项表述正确。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B项表述正确。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词派代表人物,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典雅,意境清雅感人。其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C项表述错误。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词风豪放,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D项表述正确。柳永,原名三变,世称“柳七”“柳屯田”,为北宋婉约词派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雨霖铃·寒蝉凄切》等。
故本题选ABD。
44.【答案】ABD。
解析:我国十大古典悲剧包括元代的《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琵琶记》,明代的《精忠旗》《娇红记》,清代的《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雷峰塔》。
A项对应正确。《赵氏孤儿》又名《冤报冤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冤报冤》,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全剧五折一楔子,被列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
B项对应正确。《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这出戏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地刻画出窦娥这一女性形象。
C项对应错误。《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简称《汉宫秋》)是元代文学家马致远创作的杂剧,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该剧改编自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的故事。高则诚是元末明初戏曲作家,《琵琶记》是其代表作。
D项对应正确。《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
故本题选ABD。
45.【答案】ABC。
解析:A项说法正确。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既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国告别旧文学、倡导新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陈独秀和胡适是推动文学革新的两个代表性人物。《新青年》是当时主要的文学期刊。
B项说法正确。《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非常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杰作。小说突出地描绘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这个人物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
C项说法正确。《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经历,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D项说法错误。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他提出了的“三美”原则,即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他的作品大多表现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诗歌《死水》是他的代表作。《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故本题选ABC。
46.【答案】BCD。
解析:A项不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意思是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此处用了夸张的手法,没有用典。
B项当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意思是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信的信使,此处用典。
C项当选。“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意思是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孙郎即孙权,这里借以自喻,此处用典。
D项当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意思是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东篱”泛指采菊之地。东晋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此处用典。
故本题选BCD。
47.【答案】ACD。
解析:A项当选。“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出自唐代杜秋娘的《金缕衣》,意思是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B项不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意思是年少时离乡年老时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
C项当选。“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出自唐代李白的《相逢行》,意思是时光荏苒,时不我待,转眼间黑发变成白丝。该诗句旨在劝人惜时。
D项当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的意思是一尺长的玉并不可贵,而每一寸光阴则都应争取。该诗句旨在劝人珍惜时间。
故本题选ACD。
48.【答案】CD。
解析:蜡梅与梅花既不同科也不同属,蜡梅属于蜡梅科蜡梅属,梅花属于蔷薇科杏属。蜡梅别名黄梅、黄梅花,原产于中国中部,性喜阳光,但亦略耐荫,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蜡梅”之说。
A项不符合题意。“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选自北宋王安石的《梅花》,意思是远远地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描写的是梅花。这首诗通过写洁白无瑕的梅花在严寒中怒放,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B项不符合题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选自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意思是稀疏的影子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描写的是梅花。这首诗突出地表现了梅花特有的姿态美和高洁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
C项符合题意。“金蓓锁春寒,恼人香未展”选自宋代黄庭坚的《戏咏蜡梅二首》,意为蜡梅在春寒料峭之时含苞欲放,香味还未舒展开来,描写的是蜡梅。
D项符合题意。“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选自北宋苏轼的《蜡梅一首赠赵景贶》,描写的是蜡梅。
故本题选CD。
49.【答案】CD。
解析:A项理解错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指现在的陕西咸阳。
B项理解错误。“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出自明代王在晋的《望江台》。钱塘指钱塘江,在今杭州入海。古代还有钱塘县,也在今杭州。
C项理解正确。“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是南京的古称。
D项理解正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故本题选CD。
50.【答案】ABC。
解析:A项当选。《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出自《天方夜谭》,讲的是以打柴为生的贫穷兄弟(哥哥戈西母和弟弟阿里巴巴)遇到强盗的故事。
B项当选。《阿拉丁神灯》出自《天方夜谭》,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阿拉丁的年轻人得到了一个神灯和一枚神戒指,变得有钱有势,并娶了公主巴德罗巴朵尔为妻。这时,邪恶的魔法师使诡计骗取了神灯,掳获了公主,最后阿拉丁在戒指精灵的帮助下救回妻子战胜魔法师的故事。
C项当选。《渔翁的故事》出自《天方夜谭》,生动地叙述了渔夫打鱼遇见魔鬼,最后战胜魔鬼的经过。
D项不选。《卖火柴的小女孩》出自《安徒生童话》,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故本题选ABC。
(责任编辑:雷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