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题特训一历史知识【中国古代史(一)】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真 题特训一历史知识【中国古代史(一)】

中国古代史(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巫山人生活在214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17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115万~65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在1.8万年前,其中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故本题选D

2.【答案】C

解析:周武王牧野一战打败商纣,建立了周朝,建都镐京,史称西周。武、成、康三代盛世后,周朝逐渐衰落。周厉王时,镐京平民暴动,将厉王流放到彘。根据贵族们的推举,由周公和召公执政,重要政务由公卿大臣共同商议,史称“周召共和”。这一年即公元前841年,历史上称为“共和元年”。《史记》一书由共和元年开始纪年记事,因此,国人暴动、厉王被逐、共和行政的这一年,被视为中国历史有确切年份记载的开始。故本题选C

3.【答案】D

解析:A项不选。公元前6世纪中叶是春秋时期,而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战国时期。

B项不选。公元前6世纪中叶是春秋时期,而官僚政治体制逐渐形成于秦代。

C项不选。题干所描述的现象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周王室的腐败和衰微。

D项当选。题干所描述的卿大夫属于新兴地主阶级。这一阶级的实力增长推动了社会变革,加速了奴隶制度的衰落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故本题选D

4.【答案】C

解析:A项不选。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西北25千米的泾河北岸。

B项不选。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襄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C项当选。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境内的良渚水利系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

D项不选。灵渠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境内。

故本题选C

5.【答案】A

解析:A项说法正确。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时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楚军将领成得臣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最终大败。此战奠定了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

B项说法错误。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以楚军为首的各诸侯义军与秦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战役,义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秦军主力尽失。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C项说法错误。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场战役。赤壁之战后形成了曹、孙、刘三方鼎峙的局面。

D项说法错误。中国历史战役中并无“菖蒲之战”。

故本题选A

6.【答案】D

解析:度量衡是指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故本题选D

7.【答案】A

解析:A项当选。陈胜联合吴广率领戍卒发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起义,成为反抗暴秦起义的先驱。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C两项不选。刘邦和项羽皆响应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都是秦末农民起义中的杰出领袖,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

D项不选。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起义明显晚于秦末。

故本题选A

8.【答案】C

解析:A项不选。西汉建立初期,社会凋敝,国家急需休养生息。至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朝廷推崇道家无为之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B项不选。汉文帝、汉景帝十分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C项当选。在工商业方面,汉文帝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以及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汉文帝还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促进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工商杂税的收入逐步超过了全国的田租收入,从而使政府有财力减免田租。汉景帝恢复了与匈奴等周边民族的关市,发展边境贸易。在“异物内流,利不外泄”的原则下,取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D项不选。除了加强促进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发展,汉文帝、汉景帝还通过强化军权、安定边疆等方式,给“文景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很高的盛世。

故本题选C

9.【答案】A

解析:A项当选。汉武帝时期,大汉王朝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霍去病越千里大沙漠大败匈奴,封狼居胥而还,最远到达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匈奴帝国战败而向西狼狈逃遁。封狼居胥是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之事,出自《汉书·霍去病传》。后来“封狼居胥”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荣誉之一。

B项不选。李广,西汉名将,曾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后来担任右北平太守,匈奴数年不敢攻扰。后来人们称李广为“飞将军”。

C项不选。班超,东汉名将,曾数次击退匈奴,巩固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并陆续平定莎车、龟兹、焉耆等地贵族的变乱,并击退月氏的入侵,西域各族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其后来被封为“定远侯”。

D项不选。卫青,西汉名将,曾率军大败匈奴,控制河套地区,又与霍去病分兵打败匈奴主力,前后七次出击,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故本题选A

10.【答案】A

解析:新疆古称“西域”,意为中国的西部疆域,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西域都护的设立,使汉王朝的政令通行西域,汉王朝有权对西域诸国册封国王,任命官吏,调遣军队,征发粮草。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设省。故本题选A

11.【答案】C

解析:北魏孝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改鲜卑姓氏为汉姓,使鲜卑贵族与中原士族通婚,改易服装、风俗、语言,禁止在朝廷讲鲜卑语,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等等。材料中的关键词体现的是“汉化”的内容,选项中,只有C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此相关。故本题选C

12.【答案】A

解析:A项当选。张骞,西汉时曾两度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开辟了中国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称为“张骞凿空”。

B项不选。王昭君,西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她自请嫁匈奴,遂远嫁漠北。入匈奴后,她被称为“宁胡阏氏”。

C项不选。郑和,明代航海家。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遍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D项不选。玄奘,唐代僧人。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开始西天取经之路,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根据旅行见闻撰成《大唐西域记》。

故本题选A

13.【答案】C

解析:“至正者静,至静者圣。无私者知(智),至知(智)者为天下稽。称以权衡,参以天当”出自《黄帝四经·经法·道法》,强调的是守正执静,主要反映的是黄老之学的治国思想。汉初的社会经济状况极其恶劣,于是汉朝初年采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实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等。故本题选C

14.【答案】A

解析:A项当选。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兵变。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奉命出征,行至陈桥驿时,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B项不选。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C项不选。鉴真是唐朝僧人,应日本僧人邀请,从天宝元年(742年)开始,他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播了律宗佛教,还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了日本。

D项不选。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变。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等埋伏于玄武门,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故本题选A

15.【答案】D

解析:A项不选。世官制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

B项不选。察举制是汉代官吏选拔的方式之一,是一种由地方官推举有才有德的人员上报给中央,并由中央任用的制度。

C项不选。征辟制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D项当选。科举制是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在科举制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出自元代王冕的《送王克敏之安丰录事》,体现的是科举制。

故本题选D

16.【答案】B

解析:A项不选。三征噶尔丹是指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是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之战。

B项当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意思是: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该诗句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这段历史。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占领长安,唐玄宗逃往蜀中。唐朝统治从此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C项不选。陈桥驿兵变又称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

D项不选。瓦岗寨起义是隋朝末年,翟让、李密等人领导的农民军聚众于瓦岗寨的起义,号称“瓦岗军”。

故本题选B

17.【答案】C

解析:A项不选。商鞅(约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其与题意不符。

B项不选。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欧阳修只担任了一次宰相,并且他没有依靠宋神宗进行变法。其与题意不符。

C项当选。王安石(10211086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两次任宰相,依靠宋神宗实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D项不选。张居正(15251582年),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明万历皇帝(明神宗)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其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18.【答案】C

解析:翻车是在东汉时期发明的,耧车和耦犁是在西汉时期发明的,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故本题选C

19.【答案】A

解析:A项属于。荔枝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后来被世界很多地区引种。

B项不属于。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由张骞从西域引进中原的。

C项不属于。苜蓿原产于欧洲、美洲,是汉朝时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D项不属于。胡萝卜原产于亚洲的西南部,是宋元时期由伊朗引入中国的。

故本题选A

20.【答案】D

解析: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故本题选D

21.【答案】A

解析:开元盛世又称“开元之治”,是指唐代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这一时期,唐代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商业十分发达。唐太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是“贞观之治”,唐高宗和唐中宗时期并未出现盛世。故本题选A

22.【答案】B

解析:A项不选。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B项当选。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C项不选。巫蛊之祸是西汉武帝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当时以为用巫术诅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能害人,称为“巫蛊”。

D项不选。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清初分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守云南;分封尚可喜为平南王,守广东;分封耿继茂为靖南王,守福建。他们合称“三藩”。

故本题选B

23.【答案】C

解析:A项对应正确。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管仲改革中“相地而衰征”的实质即承认土地私有,从而加剧了奴隶制度的瓦解。

B项对应正确。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孝公任命商鞅进行的变法运动,是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C项对应错误。王安石变法是指在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立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D项对应正确。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故本题选C

24.【答案】A

解析:“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故本题选A

25.【答案】D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王昭君,西汉人,于汉元帝时期被晋封为昭君公主,出使匈奴和亲。其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A项中王昭君没有嫁给乌孙王。

B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公主,唐朝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其于唐高宗时被要求同吐蕃和亲,但因武则天拒绝而未成。B项中太平公主不是西汉时期的人物。

C项不符合题意。文主,唐朝宗室女,在唐太宗贞观年间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C项中文主没有嫁给乌孙王。

D项符合题意。西汉政府为搞好与乌孙的关系,先后把两位公主嫁给乌孙王。她们分别是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太初四年(前101年),刘细君病逝。汉武帝时,解忧公主赴乌孙和亲;汉宣帝时,解忧公主被迎归汉。

故本题选D

26.【答案】D

解析:A项不选。周朝的分封制是指周天子分封诸侯在各地立国,诸侯再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卿大夫,进而形成的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秩序。

B项不选。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行政体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为侍中,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议国政。六部归尚书省管辖,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C项不选。郡县制是自春秋、战国到秦朝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秦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加到四十多个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

D项当选。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这一制度的实行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基础,也是现代省制的开端。

故本题选D

27.【答案】C

解析: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实行有效管辖,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从此西藏正式被划入中国的版图。故本题选C

28.【答案】A

解析:“更陈王奋起挥黄钺”出自毛泽东同志的《贺新郎·读史》,涉及的历史事件是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陈王,即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A项当选。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联合吴广率领戍卒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反抗暴秦的起义。

B项不选。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实行改制,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各地天灾人祸连年,之后便爆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

C项不选。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张角等领导的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

D项不选。金田起义是洪秀全领导拜上帝会会众在广西桂平金田村举行的武装起义,最后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

故本题选A

29.【答案】A

解析:八旗制度是明朝后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由贵族控制,具有军事征伐、行政管理、组织生产三项职能,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管理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八旗制度巩固了清廷的统治,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也担起了保卫国家的重任。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目的都是巩固统治,对后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八旗制度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等其他地方行政制度相比的不同点是,八旗制度是兵农合一制度,具有军政、行政、生产多项职能。

故本题选A

30.【答案】B

解析:A项不选。郑和出使西洋是发生在明朝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郑和共计七次下西洋,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红海沿岸。

B项当选。13世纪中叶,西藏正式被纳入中国元朝的版图,并被划分为13个万户,万户长由朝廷直接封任。

C项不选。火药是唐朝年间由古代的炼丹家发明的。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磁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南”。

D项不选。《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

故本题选B

31.【答案】D

解析:A项的“约法三章”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刘邦。

B项的“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韩信。

C项的“四面楚歌”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项羽。

D项的“韦编三绝”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

综上,ABC三项中的历史人物都是楚汉相争时期的人物,而D项中的孔子是春秋时期人物。故本题选D

32.【答案】D

解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当时恰逢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即由盛唐向中唐过渡的时期,此诗作于755年。

ABC三项不选。黄巢起义是晚唐时期发生的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于878年开始,至884年结束;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初唐(626年);永贞革新发生在唐顺宗永贞年间(805年)。

D项当选。安史之乱是唐代中期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于755年爆发。

故本题选D

33.【答案】A

解析:A项当选。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皇帝苻坚为了统一全国向南方的统治者东晋发起的一次作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B项不选。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C项不选。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它决定了未来中原王朝的国运与兴衰,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

D项不选。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年(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故本题选A

34.【答案】A

解析:A项当选。《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性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但不直接反映我国古代医学成就。

B项不选。《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C项不选。《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所著。该书重点论述了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以及如何辨别治疗的方法。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以及杂病的辨别和治疗,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后世医学家奉为经典。张仲景本人也被人称为“医圣”。

D项不选。《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明朝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并广泛地向药农、民间医生、猎人、渔人等劳动人民学习与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物学知识,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故本题选A

35.【答案】B

解析:A项不选。两税法是唐建中时施行的赋税制度。该制度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其与题干的“雍正年间”不符。

B项当选。摊丁入亩又称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我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这一制度于雍正时期开始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大大促进了雍正时期人口的增长。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项不选。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该制度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增加财政收入。其与题干的“雍正年间”不符。

D项不选。方田均税法是北宋清丈土地、均平赋税负担的措施。方田均税法的施行减少了隐田逃税现象,丈量出大量被隐瞒的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其与题干的“雍正年间”不符。

故本题选B

二、多项选择题

36.【答案】AB

解析:“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楚国时被楚王收留,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后撤九十里(一舍等于三十里,一里等于五百米)。故本题选AB

37.【答案】ABCD

解析:A项当选。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B项当选。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统兵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战役。

C项当选。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D项当选。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此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规模的战役,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参战部队共约八十万人,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共约六十万人,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故本题选ABCD

38.【答案】ABC

解析:A项当选。太学是汉代出现的全国教育机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精选,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长安设立太学。因此,该项可能发生在汉代。

B项当选。《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因此,该项可能发生在汉代。

C项当选。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被确立。因此,该项可能发生在汉代。

D项不选。吴道子是唐代画家,被尊称为“画圣”。唐代在汉代之后。因此,该项不可能发生在汉代。

故本题选ABC

39.【答案】BCD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焚书坑儒是指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的事件。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B项符合题意。“安史之乱”是唐朝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由唐朝边境藩镇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这场旷日持久、规模浩大的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减少,国力锐减,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C项符合题意。“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至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了一个高峰。

D项符合题意。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以后,以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为宗旨,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唐朝至此进入鼎盛时期,因当时年号为“开元”,故史称“开元盛世”。

故本题选BCD

40.【答案】BC

解析:中国历史上朝代建立的先后顺序是: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朝代简史: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元明清。AD两项排序正确,BC两项排序错误。故本题选BC

三、判断题

41.【答案】A

解析:中国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及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其中有四人以养“士”著称,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君子”。他们具体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故本题判断正确。

42.【答案】B

解析: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也是先秦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故本题判断错误。

43.【答案】B

解析: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包括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故本题判断错误。

44.【答案】A

解析: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的成都。交子对贸易的往来、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等起到了重大作用。故本题判断正确。

45.【答案】A

解析:元朝时期,中外交往频繁,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马可·波罗游记》的主要内容是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旅游纪实,兼及途经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全书以纪实的手法,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中国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见闻,尤其详细记述了元大都的经济文化民情风俗,以及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荣景况。它第一次较全面地向欧洲人介绍了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故本题判断正确。

46.【答案】B

解析:“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不属于唐朝出现的盛世。故本题判断错误。

47.【答案】B

解析: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但在狭义上其单指陆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并未到达美洲。故本题判断错误。

48.【答案】B

解析:“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知人善用、虚心纳谏,重用魏徵等诤臣;采取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同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因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为“开元盛世”。故本题判断错误。

49.【答案】B

解析:元朝延续宋金以来的货币制度,在全国实行纸币制度,其特点是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明朝时,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大额交易多用银,小额交易用钱或钞。清朝的交易也主要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故本题判断错误。

50.【答案】A

解析: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故本题判断正确。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事业单位综合类事业单位医疗类事业单位教育类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天津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视频系统班

免费
¥ 79

天津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视频系统班

免费
¥ 79

【教师资格】面试回答规定问题300个&教案集

免费
¥ 1

2023下半年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班

0起
¥ 2.4起
查看更多
会员特惠专区

25下山东教师资格证笔试系统班-中/小/幼(单/双科)

147起
¥ 269起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资学科系统班(学科专业)

97起
¥ 219起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资学科全程班(学科专业知识)初中

327起
¥ 449起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资学科全程班(学科专业知识)高中

327起
¥ 449起
查看更多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