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题特训三民法【合同】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真 题特训三民法【合同】

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等义务”。故本题选B

2.【答案】D

解析:A项表述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六百八十三条规定,“机关法人不得为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不得为人”。所以医院等公益单位不可以为借款人提供担保。

B项表述正确。《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2000年)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一千元。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五百元”。

C项表述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4年)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D项表述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五百一十三条规定,“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故本题选D

3.【答案】A

解析:A项当选。在合同中,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即出资方或投资方。

B项不选。乙方一般是劳务方,也就是负责实现目标的一方。

CD两项不选。丙方又叫第三方,是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第三方可以和两个主体有联系,也可以独立于两个主体之外。

故本题选A

4.【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五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故本题选D

5.【答案】D

解析:A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四百九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该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所以况某购票后,与铁路运输公司的合同就成立且生效了。根据中国铁路退票规定,开车前8天(含)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所以,况某提前8天购票并退票符合双方约定,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B项说法错误。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受损,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此种责任发生于合同订立阶段。这是它与违约责任的根本区别。只有在合同尚未成立,或者虽已成立,但因为不符合法定的有效要件而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时,才可能发生缔约过失责任。本题中双方的买卖合同已经成立,不存在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

C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本题中,展销会因故取消,况某因不可抗力致使目的无法实现,其退票行为具有解除合同的效力。

故本题选D

6.【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题干中的甲主动将自家房屋以低价卖给乙,是甲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不是乙迫使甲做出此决定,所以乙的行为不构成乘人之危,甲、乙之间订立的合同有效。

C项说法错误。显失公平是指受益一方利用自己在经济实力、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地位,或是利用受害一方无经验、草率、疏忽而诱导对方签约,过错责任在于受益一方。本案中乙没有故意利用甲急需用钱而诱导甲签约,牟取不正当利益,不构成显失公平。

D项说法错误。重大误解是指受害一方当事人由于无经验、草率、疏忽的失误而发生主观认识上误解。本案中甲没有对房屋的价值等重要因素产生误解,因此不属于重大误解。

故本题选B

7.【答案】C

解析:AB两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该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和一方欺诈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情形,而非解除合同的情形。

C项当选。该法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D项不选。约定的仲裁机构不存在的,可以补充协议或者向法院起诉,但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不属于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故本题选C

8.【答案】C

解析:A项不选。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张某与陈某之间的行为不构成显失公平。

B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本案中专家李某与陈某之间没有恶意串通的行为,所以张某和陈某之间的行为不因恶意串通而无效。

C项当选。行为人基于对行为的性质、相对人以及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本案卖方张某误将真品当作赝品卖出,属于重大误解,张某可以撤销与陈某的买卖合同。

D项不选。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张某与陈某之间的交易行为与公序良俗无关。

故本题选C

9.【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五百三十三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本题中,购房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属于情势变更的事由,当事人可以主张解除合同。该法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因此,乙解除合同之后,可以要求甲返还房款。故本题选A

10.【答案】C

解析:AB两项说法错误。基于合同的相对性,合同的效力范围仅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一方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乙和丙之间并没有合同法律关系,乙不可以向丙主张其损失。另外,合同是甲、乙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无欺诈,所以乙不可以向甲主张欺诈,但可以主张违约损害赔偿责任。

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该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甲与丙已完成交付,该翡翠归丙所有。

故本题选C

11.【答案】C

解析:①不选。刘某骑行共享单车,扫码并点击确认了App向其推送的费用标准和超区规则,说明刘某对App的规则已经知晓并认同,单车所属公司划定服务区的规定未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②④当选。刘某骑行至目的地,锁车时被提示“因该处为服务区外,故需收取调度费10元”,可知其行为已经违反了超区规则,10元调度费属于双方事先约定的具有惩罚性质的违约金。刘某如果主张返还调度费,必须证明双方存在骑回服务区内退还调度费的约定。

③不选。根据题干,刘某骑行至目的地,锁车时被提示“因该处为服务区外,故需收取调度费10元”,但是刘某再将单车骑回服务区内,并不属于双方的约定,单车所属公司不需要退还调度费。

故本题选C

12.【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九百四十四条规定,“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故本题选B

13.【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故本题选D

14.【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四百九十九条规定,“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可见,赵某通过广播这种公开方式发布悬赏广告,李某捡到皮包送还后可以要求赵某支付一万元的酬谢,而赵某有义务支付承诺的酬金。悬赏广告对赵某有法律约束力。故本题选D

15.【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六百三十八条规定,“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试用期限届满,买受人对是否购买标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已经支付部分价款或者对标的物实施出卖、出租、设立担保物权等行为的,视为同意购买”。根据以上条款,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7日后,乙未表示是否购买该跑步机,视为乙同意购买,而非拒绝购买。故本题选C

16.【答案】C

解析:宅基地是村委会经过农村集体组织授权按照一定的标准,无偿地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农村居民构建住宅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

A项不选。农村工程承包合同是农村与建筑企业签订的为建设某项公共设施而达成的协议,不涉及宅基地的划拨。

B项不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宅基地是无偿进行分配的,不属于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C项当选。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的集体土地,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村村民集体成员所有,因此村民获得的只是宅基地的使用权,题干中的合同是关于土地使用权的合同。

D项不选。农村土地承包,承包的是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不包括宅基地。

故本题选C

17.【答案】B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甲获得10元钱原因是收银员的失误,这不是合法来源,因此不属于合法得利。

B项符合题意。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甲由于收银员的失误而多拿到10元钱,没有合法依据,且造成了商店的损失,因此属于不当得利。

C项不符合题意。非法侵占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甲得到的10元钱并非代为保管的,因此不属于非法侵占。

D项不符合题意。违约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甲和收银员之间没有合同,因此不属于违约。

故本题选B

18.【答案】D

解析:AB两项说法正确。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A项,慈善行为不成立无因管理,因为慈善行为要体现赠与人的意志。B项,甲并未实质上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损。

C项说法正确。法律救助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游泳运动员并没有救落水者的法定义务,故其未对小朋友施救,可能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但不负法律责任。

D项说法错误。谨慎管理义务是对他人的利益加以谨慎的保护的义务。乙落水,甲去施救,根据当时的紧急情况,甲拉拽乙时致乙被划伤,并未违反谨慎管理义务。

故本题选D

19.【答案】D

解析:A项不选。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自愿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孔某的行为不属于无因管理。

B项不选。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将其占有的动产或者错误登记在其名下的不动产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或者为善意第三人设定他物权,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善意第三人依据法律的规定取得动产或者不动产所有权或者他物权的制度。

C项不选。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无偿代理和有偿代理的划分标准即当事人是否可从代理中获得利益。

D项当选。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不当得利成立后,受害人有权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受益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题干中孔某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

故本题选D

20.【答案】D

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财产受损的事实。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包括:①一方获得利益;②他方受有损失;③一方获益和他方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④获益没有合法根据。

A项不构成。渔民乙利用灯塔夜航捕鱼属于正当行为,并没有使他人利益受损。

B项不构成。乙的房屋增值没有使他人利益受损。

C项不构成。乙爬树看球赛没有使他人利益受损。

D项构成。乙获得了一笔不属于自己的话费,而且甲因此受到损失,因此,乙构成不当得利。

故本题选D

二、多项选择题

21.【答案】ABCD

解析:A项当选。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B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C项当选。合同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因为合同的订立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法律行为,只有一方当事人就谈不上合意问题,因而也就根本不能成立合同。

D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四百六十四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故本题选ABCD

22.【答案】ABC

解析:ABC三项说法正确。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的写作要求:①内容要合法;②格式要规范;③条款要完备、具体;④表述要准确、简明;⑤字迹要清楚,文面要整洁。

D项说法错误。协议书的格式和写法一般由标题、立约单位、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合同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附件四部分组成。首部,大多由合同的名称、当事人身份信息、引言等构成。正文内容可以通过条款的形式进行罗列,大致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报酬、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尾部主要是合同当事人签字栏、附件清单等。附件清单应附在当事人签字栏以上,这样在各方签署合同的同时也就确认了清单的存在。

故本题选ABC

23.【答案】BD

解析: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A项不符合题意。古玩交易类物品属于特殊商品,对于特殊商品的交易,民间存在该领域的交易习惯——“买卖全凭眼力,真假各安天命”,即由买受人通过实物查看自行判断商品价值,并与出卖人达成交易合意,即便买受人确实对商品质量存在误判,也不构成法律所认可的重大误解。若出卖方对古玩交易类物品的年代、材质等内容存在误导性说明,对买受人订立合同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直接关系买受人订约目的及重大利益,应当认定存在重大误解。甲高价购买了仅值2万元的玉瓶,但卖家没有就该玉瓶的年代、材质等内容存在误导性说明,故不属于重大误解。

B项符合题意。甲购买乙的猫时,该猫的毛色为黑色,但此猫褪去胎毛后变成了灰猫,属于对猫的品种产生了错误认识,构成重大误解。

C项不符合题意。甲误认为12周岁外貌成熟的乙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与之签订合同,该行为与合同本质无关。乙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甲与其签订的100万元的买卖合同属于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合同,该合同效力待定。

D项符合题意。秘书作为卖方人员将买卖合同投递错误,乙、丙收到合同后均表示同意,属于对方当事人认识错误,构成重大误解。

故本题选BD

24.【答案】CD

解析:A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合同具有相对性,即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合同当事人一方只能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乘客尚某与出租车公司A公司之间建立了客运合同关系,出租车公司有义务将尚某安全送到目的地,司机王某中途将尚某拖出出租车后开车离去,出租车公司需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尚某可以向A公司主张违约责任。

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由此可知,尚某可以向A公司主张侵权责任。

故本题选CD

25.【答案】BCD

解析:A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七百二十五条规定,“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当租期未届满时,甲若将房屋卖给丙,则甲在租赁合同中的出租人地位自动被丙替代,丙应遵守租赁合同的相关约定,享有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直至租赁合同约定的租期届满。

B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七百二十六条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视为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

C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七百二十八条规定,“出租人未通知承租人或者有其他妨害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情形的,承租人可以请求出租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出租人与第三人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不受影响”。若乙愿意继续租赁,但丙不愿意将房屋出租给乙,甲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故本题选BCD

三、判断题

26.【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五百六十七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故本题判断正确。

27.【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六百八十六条规定,“的方式包括一般和连带责任”。该法第六百八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人承担责任的,为一般”。故本题判断错误。

28.【答案】B

解析: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其无须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故本题判断错误。

29.【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九百七十九条规定,“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王某为避免李某利益受损而支出了快递费作为必要费用,有权要求李某支付50元快递费,其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故本题判断错误。

30.【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违背公序良俗的这一项合同约定无效,这部分无效不会导致合同内容整体无效。故本题判断错误。

(责任编辑:雷炜)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