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面试解析-高中历史-《东汉的兴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表格,归纳整理“光武中兴”主要内容,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史料研读,坚持“论从史出”原则,分析两汉衰亡的原因。
3.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及史实,理解民生和政治建设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武中兴。
难点:两汉衰亡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式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刘邦建立西汉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荣。
教师继续引导: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西汉政权像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无药可救,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历史将走向何处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东汉之兴
1.王莽政权
教师提问:西汉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那王莽能否挽救西汉盛世的危局?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王莽改革措施不切实际,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爆发了赤眉、绿林军农民大起义。23年政权被推翻。
2.光武中兴
教师提问:王莽政权被推翻后,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为了巩固统治,刘秀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学生根据教材梳理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归纳,并在PPT上展示表格。
之后教师运用讲授法,带领学生分析各项措施的作用,强调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二)东汉之衰
1.原因
教师提问:中兴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东汉中期以后社会走向动乱,其原因有哪些?
学生根据教材总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以致出现了“党锢之祸”;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结果
教师讲解:伴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东汉多个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起义虽然相继被击破,但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三)两汉衰亡的原因
教师展示史料,提问:比较西汉与东汉衰亡的原因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阅读史料,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回答,师生总结:
材料一→西汉:政治腐败、赋税沉重、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二→东汉: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生活奢华,加剧了阶级矛盾;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相似之处: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等。
教师继续提问:西汉与东汉都是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走向衰落,这给后世留下怎样的历史教训呢?
学生结合现实进行思考,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因此统治者要重视民生、防止贫富差距过大;选贤任能,加强廉政建设等等。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
作业:就你所了解的关于汉光武帝的事例,写篇历史小论文,谈谈你对汉光武帝的看法。
四、板书设计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秀水泱泱•智汇秀洲”教育人才选聘岗位核减(取消)公告
- 2025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招聘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编内教师笔试成绩公告
- 2025山东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96人公告
- 普通话考试!青海师范大学普通话测试站关于开展 2025上半年第二批次社会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公告
- 2025年镇江句容市教育局所属学校公开招聘紧缺教育人才5人
- 2025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招聘15人公告
- 2025上半年德阳教师招聘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 2025湖南永州市新田县教育系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7人公告
- 2025年上半年辽宁丹东市振兴区教育局所属部分学校面向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急需紧缺教师19人公告
- 2025天津外国语大学招聘通过资格审查人员名单(第十三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