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乡村文化振兴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乡村文化振兴

 【热点背景】 

乡村振兴是党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提出的新发展战略,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其中,文化振兴作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渗透在其他四个“振兴”当中,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与精神动力源泉。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不仅是农民重构自我与乡村文化关系的有效路径,更是乡村文化赢得生存空间、走向未来、实现振兴之道。农民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主体,其文化自信程度必然影响到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与结果。受乡村文化生存环境改变、农民文化自觉意识缺失、文化主体意识薄弱、文化情感淡化、文化认同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乡村文化自信日益缺失。

 【模拟试题】 

在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实践中,不少乡村对当下遗留文化问题先试先行,但收效甚微。你认为如何解决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问题?

【参考答案】

一、概括提炼话题,表明观点

乡村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的土壤和智慧源头,乡村文化的兴衰,不仅关系到乡村的兴衰,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当下,乡村文化正经历着现代性的巨大冲击。如何推动的乡村文化回归,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对当下面临问题客观分析

1.文化产品供需存在脱节。由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粗放式供给模式”,导致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化的实际需求,农民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认可度不高。

2.传统乡土文化认同弱化。在同现代城市文化的竞争中,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乡土文化受城市经济发展对乡村的“虹吸效应”影响,青壮年劳动力的谋生方式已由从事农业生产转为依靠外出务工或经商致富,其文化价值观念和价值认同也逐步向工商文明转变。

3.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问题。乡村文化建设人才流失是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受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影响,青壮年劳动力作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主体在乡村地域中逐步“退场”,乡村文化建设面临主体缺位的问题。

三、结合实际,给出对策

1.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增加文化观塑造方面的内容,酌情融入本土的乡村文化教育,例如:本土红色文化、尊老爱幼文化和家风文化为先导。使青少年建立起多元文化观与乡村文化自信,为文化振兴补充人才。

2.吸引乡村文化建设人才聚集。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人才回流,本土人才的补助和待遇水平,例如:增加住房补贴、子女入学补助和日常生活补贴等。积极吸引本乡在外的文化人员返乡,合理利用乡村本土人力资源,推进乡村文化组织建设。

3.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乡村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加强乡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培养与宣传,例如:开展知识进村讲解活动,建立爱国主义文化站,为村民建立文化书屋等设备。让农民能够自愿、自发地将自身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叙事中。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