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联考两招速解行测判断推理前提型题目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公安院校联考两招速解行测判断推理前提型题目

在行测判断推理的考查范畴中,前提型题目是必考的一个知识点。在此中公教育为大家介绍两种方法速解此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判定题型,当题干是一个可能性推理,并且提问方式为“以下哪项是隐含的前提”或“以下哪项是论证成立的前提”时,即可判定前提型题目。其次,我们要从本质上理解前提的意思,即要使题干论证成立必须有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前提本质是加强,并且是必不可少的加强,可以根据题目设置情况选择以下两种方法来解题。

(一)搭桥法

当题干的论据和结论存在一组明显的跳跃概念时,建立这两个跳跃概念之间的联系即可。这一方法很好理解,而且运用方便,但难点会设置在论据概括这一步。题干的表述有可能很长,故意混淆视听,需要我们找到论据。这里有一个技巧性的关键,当题干较长时,核心论据一般在最紧靠结论的地方,“因此”、“据此”、“由此可见”这些指代词的指代对象即是核心论据。

例题

不同的读者在阅读时,会对文章进行不同的加工编码,一种是浏览,从文章中收集观点和信息,使知识作为独立的单元输入大脑,称为线性策略;一种是做笔记,在阅读时会构建一个层次清晰的架构,就像用信息积木搭建了一个“金字塔”,称为结构策略。做笔记能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标注,因此与单纯的浏览相比,做笔记能够取得更优的阅读效果。

要使上述论证成立,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用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属于知识加工的线性策略

B.阅读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能否在阅读时抓住要点

C.做笔记涉及更加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

D.与线性策略相比,结构策略能够让学习速度

【答案】B。中公解析:根据提问方式锁定前提型题目,优先考虑搭桥法。结论为“与单纯的浏览相比,做笔记能够取得更优的阅读效果”,结论前的内容很多,但最靠近结论的这句话“做笔记能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标注”是核心论据。比对论据和结论,这里存在着“对主要内容进行标注”和“取得更优阅读效果”这一组跳跃概念,建立两者的联系即为正确答案,因此答案是B。

(二)反向验证法

当题目中不存在明显的跳跃概念,或者选项设置中没有搭桥选项时,我们可考虑第二种方法:反向验证法。首先,先排除选项中的无关项和削弱项。接下来,辨析其他选项是否为必不可少的前提。先否定该选项,再代回题干的论证,如果结论不受影响,说明该选项无关紧要,便不是前提;如果结论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成立了,说明该选项是要使结论成立必须要有的,即为前提。

例题

某村村民反映,作为村主要农作物的甘蓝出现了根肿病,产量严重下降,村民收入锐减。对此,村里引进了多个蔬菜品种,并组织村民进行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可以预见,村民的收入将因此而有较大。

要使上述推断成立,必备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A. 村民经培训后开始种植其他品种的蔬菜

B. 村民掌握了种植其他品种蔬菜的技术

C. 村民有销售其他蔬菜品种的渠道

D. 其他蔬菜品种的产量比甘蓝要高

【答案】D。中公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和选项设置,考虑反向验证法解题。否定A、B、C项,若村民经培训后不种植其他蔬菜,或无法掌握种植技术,或没有销售蔬菜的渠道,均无法收入,因此都是前提。否定D选项,若其他蔬菜产量不比甘蓝高,可以从价格上取得优势,收入依然可以,因此D项不是前提。故答案是D。

以上即为解答前提型的两种方法,中公教育希望帮助大家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祝大家考试顺利!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孙圣林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