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申论文章写作先人一步:立意不走偏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三支一扶申论文章写作先人一步:立意不走偏

立意是申论文章的中心思想,它贯穿文章写作的始终。在考试中不少学生常常存在立意不准甚至跑偏的现象。今天中公教育通过理论讲解+例子的形式,给大家指点迷津。立意寻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题干点睛法,另一种是材料分析法。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说下。

一、题干点睛法。就是分析把握题干中关键词和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材料】根据你对给定资料5中划线部分“当一件件文物、一幅幅佳作走出高墙深闺,来到寻常百姓中间,虽然它的容颜依旧,它的价值却早已跨越了市场定位,带给百姓的不仅仅是自豪,还有自信,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沿着自己民族的道路走向未来”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题干中主体是围绕文物,阐述文物走出去的价值。那么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写作。就可以写成“文化共享,繁荣发展”。

二、材料分析法。就是把握材料中的一些关键信息。首先是核心词,如词和高频词;其次是核心句,如:首句、尾句、中心句、排比句。再次是核心段,如:首段、尾段、题干出处段、小题目未用段。最后是篇章整合,就是梳理每个材料的主旨大意,找到相关信息。

【材料】材料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半个多世纪前,诗人艾青对国家之情作了最生动的诠释。因乡情而渴望归来,因机遇而选择留下,因“落地归根”而获得更多幸福……在中国广袤的乡野大地上,这样的归乡故事还在继续上演。通过发挥地缘、人缘、血缘优势。利用乡情、亲情、友情资源,乡土人才回乡创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乡亲致富,已经成为一股新的热潮,归乡者的爱乡护乡之情正成就着乡村的美好。根据你对“给定资料8”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以“乡情是心中永难割舍的牵挂”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这道题目,如果简单分析题干“乡情是心中永难割舍的牵挂”,可能会简单认为写的乡情,但还要分析一下材料。在材料中阐述了因乡情而归乡的故事,因此是在阐述乡情与归乡。那么就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为“乡情在心中,归乡可作为”。

文章立意的寻找一定要结合题干和材料综合判定,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得更加准确。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够多加练习多加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活学活用,做到准确无误。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