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归因理论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成败归因理论

归因最早的提出者是海德,指出一个人取得或失败时,把行为的原因或者归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人内部。在海德研究的基础上,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三纬度六因素。后者的成败归因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我们的重要备考点之一,可作全题型备考。在本文中,将带领大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一、理论观点

维纳将归因理论分为三维度六因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一)内外性维度指的是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个体本身的力量决定的,是内部原因;而任务难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助等则是由个体之外的力量决定的,是外部原因。

(二)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指的是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能力和任务难度等因素是稳定的,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因素是不稳定的。

(三)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是指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教师偏见、别人帮助是可控的,而天资、心境、任务难度和机遇是难以控制或不可控的。

二、理论启示

归因训练助于自我认识,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习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常常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将归因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期以往会成为习惯,演变成一种习得性无助。

积极的归因模式:→能力高→自豪、增强对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消极的归因模式: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沮丧、降低对的期望→避免或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运气→不在乎、很少增强对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

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不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予以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予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三、考点分析

1.【单选题】小峰认为输掉学校秋季篮球比赛是因为他们班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的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归因

2.【单选题】某生一次考试取得后,惊喜的说:“我背到的老师都考到啦!”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该生将这次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复杂度 D.运气

3.【材料分析题】材料:小明和小华是同桌,某次考试中均得85分。小明开心的说:“我太幸运了,昨天做了套模拟题,居然有3道题重复。”小华却嘟囔着嘴说:“哎,我已经复习的很充分了呀,可是还有几个题目不太明白,最后一个题用哪个公式呢?看来,我还得好好的看看。”

问题:根据归因理论,分析两个人各自的归因要素是什么。作为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运气是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2.【答案】D。

3.【参考答案】

小明将考试的归因于运气这个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虽然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但存有侥幸的心理,假如之后的学习失败也这样归因,会产生懈怠和习得性无助感,不利于其学习成绩的长远和发展。老师在对小明进行指导的时候,应该注意引导他将成败的原因归于努力等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这样才有利于之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小华将自己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努力,归因正确,值得肯定。但是,由于小华对自己要求比较高,考试成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因此产生了负面的情绪体验。对于小华,老师应该跟他耐心分析考试成败还有任务复杂度、运气、身心状况等外部不可控的因素的影响,同时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发挥的更好。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