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申论范文:中国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规模持续快速扩大,了沿海地区的综合实力与区域竞争力。但与此同时,过度海洋资源开发与产业规模化扩张,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外部性影响,海平面上升、海洋自然灾害频发以及近岸海域污染等问题制约海洋经济的健康运行。为协调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降低未来海洋事业可能遭遇的潜在风险,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海洋经济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加快海洋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海洋管理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以往多部门分散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缺乏统一的现代海洋综合管理体系,造成海洋资源的浪费。注重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既要实施陆海统筹,加快陆海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要素流动,深度蓝色经济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又要打破行政区划边界,协调沿海地区之间的制度衔接和配合。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在生态环境方面,出台区域海洋开发与保护整体规划,健全与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法治化途径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优化现有海洋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绿色海洋产业体系。从超深水钻井平台、大型LNG运输船等高端海工装备,到船舶自动化、深海智能养殖等新兴技术,再到绿色港口建设、海洋生态修复等解决方案……让人目不暇接。国家南方海洋科学城、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大鹏海洋生物产业园三期等进展喜人。增加对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攻关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进步,为传统海洋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降低海洋经济产出的能耗和污染强度。同时,还要瞄准世界海洋产业发展前沿,积极向海洋高端产业转型,海洋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的应用转化效率,增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内生韧性。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向循环利用型转变。为了应对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以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作为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抓手。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海、生态修复和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等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多渠道生态置换完善海洋生态防护与恢复体系,逐步恢复海洋自然生态功能。大力实施生态补偿等创新生态经济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相关项目支持,实现海洋生态技术、生态产品、绿色制度、生态管理体制的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海博会也逐步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强化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加快建设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网络,完善海域立体化监视监测。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共同培育经济发展的蓝色新动能,为增进全人类海洋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年威海市文登区区属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第五批考察合格人员体检的通知
- 2025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所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合同期满乡村振兴协理员面试公告
- 2025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分子发现团队招聘劳务派遣人员7人公告
- 2025自治区从村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人员中拟录(聘)乡镇(街道)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公示公告
- 2025广东惠州博罗县纪委监委招聘纪检监察助理5人公告
- 2025吉林白城市乡村振兴“订单生”大安拟聘用人员名单公告
- 2025北京大学社会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二)
- 2025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所属事业单位退役大学生士兵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
- 2025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招聘1人公告
- 2025山东东营广饶县事业单位招聘拟聘用人员进行派遣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