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来源: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发布时间:2023-06-09 16:24:51
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汇总 | ||
---|---|---|
近期热门公告 | 内部资料免费领 | 专业限制政策咨询 |
教资面试冲刺点睛 | 教资面试百练精训 | 教资笔试速训冲锋 |
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们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备考2023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中学科目二斯金纳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能够帮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的备考效果。
一、考情分析
斯金纳的相关理论在中学科目二考试中主要的考试题型多以例子型的选择题形式出现。因此在备考此知识点的时候需要同学们准确识记相关的内容。
二、备考指导
【人物简介】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另一种条件反射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并将二者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1.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行为分类
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解释应答行为的产生,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解释操作行为的产生。
(2)基本规律
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
正强化指给予愉快刺激,行为频率增加:如学生上课举手发言,老师表扬了他,后来他举手发言的次数增加了,这个就是一种正强化。
负强化指撤销厌恶刺激,行为频率增加:如放学后小明主动写作业,妈妈就免除了他不喜欢的家务活,他以后放学也会主动写作业,这就是一种负强化。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如上课时学生有小动作,老师批评了他,以后上课他的小动作变少,这属于惩罚。
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注意: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行为频率增加;而惩罚是呈现厌恶刺激,行为频率降低。
(3)理论应用
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它的过程是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按一定顺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一一回答,然后学生可以得到反馈信息。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相当于“反应”,反馈信息相当于“强化”。程序教学遵循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反馈)、自定步调、低错误率五条基本原则。
三、再现
1.老师告诉小东“如果明天早上上学还迟到,就请家长来”,这里运用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答案】C。
2.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终止刺耳的噪音,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2.【答案】B。
3.二年级的小明上课总喜欢做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他,慢慢的,他做鬼脸的次数变少甚至消失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3.【答案】D。
4.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负强化。在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中,撤销了一个厌恶的刺激,以使行为频率提高,称之为负强化。如本题中,老师取消了处分是撤销了一个让学生厌恶的刺激,促使学生进步频率提高。正强化是施加一个喜欢的刺激以提高行为频率。惩罚是施加一个厌恶刺激或者撤销一个喜欢的刺激以降低行为频率。故本题选B。
(责任编辑:李明)
推荐课程
随机推荐
- 1 2023下半年四川自贡市沿滩区教育和体育局教师资格认定通知
- 2 2023江苏无锡市锡山区教师资格认定(第三次)现场确认具体安排通知
- 3 2023下半年河北唐山市教育局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4 2023下半年广东深圳市教育局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通告
- 5 2023下半年广东深圳市南山区面向社会认定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教师资格公告
- 6 2023河南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业绩信息录入通知
- 7 2023秋季湖南岳阳市岳阳县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8 2023年秋季四川资阳市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公告
- 9 2023河南驻马店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公告
- 10 2023甘肃张掖市甘州区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