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招警考试申论范文:弘扬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正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途径。传承文化不仅能感受到“弦歌不缀”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体味“品类之盛”的生机。因此,我们要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基石助力文化强国实现。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加强创新文化表现形式。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传统文化的再生需要文化自身的创新。非凡十年我国传统文化创新取得骄人成绩。借助互联网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用手机小程序自行设计藻井、瑞兽版“敦煌诗巾”,一键下单即可收到丝巾实物;汇集中原古都元素的“考古盲盒”,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云南丽江将一款AR探索游戏与古城的建筑、街景等结合,把虚拟空间嵌入实景线路,结合游戏叙事开发消费场景;拿起精巧的洛阳铲,拆开热销的文物盲盒“挖土”……凡此种种都是传统文化在今天新生的表现形式。因此,创新文化表现是传统文化再生的基础。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完善非遗人才培养机制。人们可以借助文化遗产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达到“古今同一月,万里共清辉”的审美境界。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留下来诸多非遗文化。他们用文化作品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然而,当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逐渐减少,非遗在社会上逐渐消失,这不利于文化传承。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遗+扶贫”让很多拥有刺绣技艺的女性实现了“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的心愿;在广东佛山紫南村,佛山狮头传承人设馆授徒,感慨“非遗让我们找到自己在这片土地生活的价值”;在浙江杭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杭州拱墅站打造“城市会客厅”,吸引市民深度体验悠久技艺的乐趣……这些都在说明要让文化长久流传,需要让更多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中,需要非遗传承人的努力。因此,对于非遗人才的培养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定盘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开放和包容的当下,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传统文化的根基,在继承和创新中弘扬传统文化,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贴近当代青年的喜好。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文化散发熠熠光辉,让文化强国的号角吹响中国每一片大地。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司法局面向社会招聘2名乡镇司法协理员面试安排公告
- 2025江西上饶市广信区专业森林消防大队补招专职森林消防员名单公示
- 自贡市2025年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心理测试、体能测试和岗位适应性测试有关事项的公告
- 2025海南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371人公告(第1号)
- 达州市消防员招录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心理测试、体能测试和岗位适应性测试的通知
- 南充市消防员招录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心理测试、体能测试和岗位适应性测试的通知
- 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招聘合同制审判辅助人员的公告(19人)
- 泸州市消防员招录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泸州市2025年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心理测试、体能测试和岗位适应性测试的公告
- 甘孜州消防员招录工作办公室2025年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体能测试和岗位适应性测试公告
- 2025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公告(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