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思想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教育家及其思想是一个常考点,特别是涉及到对于教育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教育家,是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而很多同学在这方面感觉知识点很凌乱、不成体系,很难识记,让人头疼。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梳理一下有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人物简介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辛亥革命前,他通过兴办教育进行反清革命活动。民国成立之初,他以第一任教育总长的身份,坚决清除教育中的封建专制主义因素,苦心规划民国教育的未来。1917 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被毛主席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钞之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即“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1军国民教育,蔡元培希望借此改变中国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培养国民的强健体魄和尚武精神,强体强兵,御侮图强。主张将军事教育引人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
2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3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旨在富国强兵,但即使国富兵强,也会出现如智欺愚、强凌弱、贫富悬殊、资本家与劳工之间矛盾激化的现象,因此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蔡元培认为,公民道德的基本内容不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显然和封建道德的专制等级性不相容,但他明确指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其内涵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是相通的。
4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作为教育的境界。蔡元培受康德心物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两方面。现象世界是我们可以经验到的,它和时间、空间不可分离,受因果律的制约,其存在形式是相对的,隶属于政治的。实体世界超越于经验之外,只可直观感悟,没有时间空间可言,不受因果律的制约,它的存在形式是的,超越政治的。
5美感教育,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联系。蔡元培认为美感“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和人我之分界,“而已接触于实体世界之观念矣”。世界观教育即是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但这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可以实现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美感教育,利用美感这种超越利害关系、人我之分界的特性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陶冶、净化人的心灵。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世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上述“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境界。
小试牛刀
1.蔡元培基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目的,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该思想成为制定民国元年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下列不属于蔡元培“五育”内容的是( )。
A.军国民教育 B.世界观教育
C.公民道德教育 D.劳动教育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D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A、B、C三项:均属于“五育”并举方针的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