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语》中体现的教育思想
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发布时间:2023-05-26 09:00:21
教师招聘信息汇总 | ||
---|---|---|
教师招聘公告信息汇总 | 教综明师全程班 | 学科明师全程班 |
教基必刷6000题 | 教招幼儿全程班 | 内部资料免费领 |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涉及古语的题目,这类题目通常考察我们对古语的理解,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考试中常见到的古语以及它们所对应的教学思想。
一、《论语》中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原则理解
启发诱导原则意指引导学生思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古语含义
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不要去启发他。
(二)因材施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闻斯行诸。
1.原则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对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法。
2.古语含义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看他是怎么做的,观察他这样做的理由,考察他安的什么心。这样从三个方面了解一个人,可以了解此人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体现出孔子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
闻斯行诸:闻:听到;行:践行。这是孔子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白话释义:
子路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冉有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做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您却说‘听到就做’。我很疑惑,请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所以要约束他。”孔子在教育学生时看到了学生的特点,同样的问题给了不同的回答,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
(三)疏导性原则——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原则理解:
疏导性原则属于常用的德育原则之一,强调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应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认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2.古语含义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四)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力行近乎仁。
1.原则理解:
学思行结合体现的是孔子的教学过程,学习,思考,践行结合在一起。
2.古语含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倦怠。所以学习要和思考结合在一起。
力行近乎仁:努力践行就能达到仁义的境界。
(五)巩固性原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原则理解
巩固性强调复习。
2.古语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六)学习情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原则理解
孔子认为教学过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愉快学习。
2.古语含义
知晓某个知识道理的不如对这个知识感兴趣的,对这个知识感兴趣的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
(七)终身学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原则理解
终身学习强调活到老学到老。
2.古语含义
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体现出孔子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在学习。
(八)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原则理解
以身作则,强调榜样的重要性。
2.古语含义
如果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别人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自身不端正,即使多次强调别人也不会服从的。
(九)德才并重——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原则理解
孔子教育学生时除了培养他的才能以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
2.古语含义
人要有远大志向,要以自己希望达到的境界来确立自己的志向;言行举止要以良好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要保持内心的善良与仁爱,行事宽容有爱心;同时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游刃有余、熟稔于心。道、德、仁体现孔子重视人的德行,艺体现一个人的才学。
(十)全心全意教导——“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原则理解
孔子教育学生是全心全意的,没有保留。
2.古语含义
“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藏的吗?我没有什么隐瞒的,我一言一行都与你们在一起,把我所有知道的都传授给你们,这就是我孔丘。”
以上就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论语的相关内容,接下来用题目来测试一下自己有没有掌握吧!
【小试牛刀】
【单选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怎样的教学原则( )。
A、疏导性原则 B、启发诱导 C、教学相长 D、泛智教育
解析:B。中公教育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我国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观点,体现了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
A项疏导性原则属于常用的德育原则之一,强调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应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认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论语中常用“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孔子的疏导性原则,故A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C项教学相长最早出自《礼记·学记》中,强调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D项是夸美纽斯的观点,泛智教育指的是“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此题选B。
(责任编辑:李明)
- 2023江苏无锡江阴市公办幼儿园招聘教师10人公告
- 2023山西忻州市保德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补充公告
- 2023江苏苏州太仓市教育系统选聘毕业生拟录用人员公示
- 2022江苏苏州太仓市招聘备案制幼儿园教师拟录用人员公示
- 2023年陕西事业单位联考成绩查询入口
- 2023黑龙江绥化青冈县招聘职教中心教师笔试成绩和拟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及面试调整部分岗位招聘比例公示
- 2023河南焦作沁阳市直和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面试成绩及资格复审有关事宜的公告(第4号)
- 2023山东德州市庆云县第一中学招聘教师资格复审及复试递补人员公告
- 2023届潍坊市公开招聘山东省公费师范毕业生试讲成绩公示
- 2023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拟选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公示
推荐课程
随机推荐
- 1 2023江苏无锡江阴市公办幼儿园招聘教师10人公告
- 2 2023山西忻州市保德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补充公告
- 3 2023江苏苏州太仓市教育系统选聘毕业生拟录用人员公示
- 4 2022江苏苏州太仓市招聘备案制幼儿园教师拟录用人员公示
- 5 2023年陕西事业单位联考成绩查询入口
- 6 2023黑龙江绥化青冈县招聘职教中心教师笔试成绩和拟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及面试调整部分岗位招聘比例公示
- 7 2023河南焦作沁阳市直和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面试成绩及资格复审有关事宜的公告(第4号)
- 8 2023山东德州市庆云县第一中学招聘教师资格复审及复试递补人员公告
- 9 2023届潍坊市公开招聘山东省公费师范毕业生试讲成绩公示
- 10 2023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拟选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