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人物思想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人物思想

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发布时间:2023-05-26 09:04:04

教师招聘信息汇总
教师招聘公告信息汇总 教综明师全程班 学科明师全程班
教基必刷6000题 教招幼儿全程班 内部资料免费领

一、考情先知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在各省教师招聘及特岗考试考试中属于常考考点,主要考查客观题,即涉及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在考试中,需考生正确识记人物、人物地位、著作及地位、人物思想等,现在就“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人物”进行梳理总结,以帮助考生正确做题。

二、考点梳理

(一)中国

观点
人物
人性论 教育目的 教育对象/内容 教育原则/方法 动因论
孔子 “性相近,习相远” 君子、贤人 有教无类
文行忠信
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世界上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②强调因材施教;
③主张学思结合。
 
 
孟子
性善论 明人伦 以伦理道德为主体 ①盈科而进;
②教亦多术;
③深造自得;
④重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内发论(“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
 
荀子
性恶论 “化性起伪” 学习“五经”,以《礼》为重点
 
 
①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②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出了“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③重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外铄论(“化性起伪”;“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墨子 人性素丝说 “兼爱、非攻”   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 为基本点。 外铄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 其色亦变”)
老子 ①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②主张无为而教,倡导自然教育思想,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教育。
 

(二)西方

人物 教育思想 动因论
苏格拉底 ①教育目的:要培养治国人才,提出“知识就是美德”。
②教育方法:产婆术(问答法)——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柏拉图 ①教育目的: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即“哲学王”。
②“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③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
内发论(“观念”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①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智。
②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受国家控制。
 
昆体良 ①《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也是欧洲古代教育理论的成就。
②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分班教学的思想,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三、牛刀小试

1.【单选】( )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名言。

A.孔子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答案】C

2.【单选】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的成就”的著作是(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论灵魂》 D.《大教学论》

【答案】B

(责任编辑:李明)

分享到:
2023教招明师筑梦教综全程班
2023教招明师筑梦学科全程班
2023事业单位D类明师筑梦全程班
2023教招明师筑梦幼儿全程班
免费领课专题

推荐课程

随机推荐

更多课程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明师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