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适应社会”应是大学必修课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适应社会”应是大学必修课

 热点背景 

这段时间,“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的话题在网络上受到热议,凸显了一个存在已久却被忽视的问题——有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短时间内无法很好适应社会、进入职场角色。据第三方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在学习、求职、择业过程中遭遇过金融诈骗、择业歧视、三方违约、用工风险等情形。高学历人群难以应对生活日常,其根源就在于对社会常识与必备技能不了解、不掌握。

 模拟试题 

据第三方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在学习、求职、择业过程中遭遇过金融诈骗、择业歧视、三方违约、用工风险等情形。高学历人群却难以应对生活日常,面对风险往往难以“全身而退”。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表明态度。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技能,也应具备足够的生活技能,走出学校、适应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大学生自身应早做准备,快速融入社会。

2.分析高学历人才适应社会困难的原因。①基础教育阶段,精力集中于学科知识的学习,社会知识教育欠缺;②大学课堂劳动教育、就业指导内容针对性、指导性不强。

3.提出对策。①学生自身明确人生规划,主动融入社会,积累经验;②高校创设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中公表述】

大学毕业生身上总是有着年轻人的朝气活力,也因此他们敢于打破规则、敢于说不,被很多网友调侃“00后开始整顿职场”,这些是大学生的优势;但这群年轻的毕业生,他们在迈出学校、迈进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人走了弯路,受了骗、吃了亏。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适应当今社会,这一问题应该引起大学生自身、学校乃至社会的关注。

首先我们思索,作为高学历人才的大学生,为何对简单的社会常识不了解?这主要是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要求主要集中在学科知识学习与考试成绩上。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法治、社会规则等方面的教育是欠缺的。进入大学后,学生依然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学习上,对于职业规划、就业知识、金融常识等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不高。不少大学虽然开设了劳动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但往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滞后,教学覆盖面有限,和学生实际需求并不接轨,指导性不强。

帮助学生尽早适应社会,也能尽早发挥人才的价值。对学生自身来说,建议学生们在校学习期间,多做些“无用之功”,多读些“无用之书”,努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大学课程设置要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专业学科与社会需求的衔接,在通识教育中加强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对接与联系。通过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多类型课程,让学生提前掌握一些必备的“社会生存攻略”及技能,使其提前了解社会现实,更好适应社会生活。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