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校三级课程管理
课程分类属于四川教育学中重点考查知识点,其知识本身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做好相似点的区分的同时,也要掌握各个课程本身的侧重点及特点。课程分类中又以三级课程管理为重,到目前为止共考查了五次,需以理解性的单多判题型备考。
一、知识基础
设计开发主体 | 国家课程 | 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优点: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 |
地方课程 | 通过课程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优点:地方课程对该地方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
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 |
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
二、知识辨析
国家课程 | 地方课程 | 校本课程 | |
制定者 | 中央政府 |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 学校 |
实施范围 | 全国 | 本地区 | 本学校 |
特点 | ①国家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②关注共性和普及性。 |
①补充、丰富课程的内容或编订本地区需要的教材; ②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 |
①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②关照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
一般实施方式 | 必修(指令性、强制性) | 必修/选修 | 选修为主 |
开发主体 | 专家学者 | 专家学者、学校教师 | 民主参与:学校教师为主、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等 |
管理方式 | 自上而下 | 自下而上(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审议和备案) |
三、练习
【多选题】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共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当地教师充分参与课程的调研与编写
B.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模式
C.属于指令性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
D.教材大纲的确定要充分听取当地教师的意见
E.参与课程决策的人员包括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一线教师、学生、家长等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级课程的分类。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选项AD,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是当地的教师参与的,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开发,部分教师参与其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也是教师,因此当地老师需要参与其中,在确定教材大纲时也要充分听取当地老师的意见,因此属于二者的共性,选项AD说法正确。
选项BC,“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模式以及指令性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都是国家课程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排除。
选项E,校本课程参与课程决策的人员包括了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一线教师、学生、家长等,但这一特点不属于地方课程的特点,因此不是二者的共性,说法错误,排除。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D。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