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3.03.21)
1.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其中人生态度表明了:
A.人为什么活着
B.人应当怎样活着
C.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D.人生道路的方向
1.【答案】B。中公解析: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A不选。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B当选。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C不选。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指引着人生道路的方向,D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
2.物质的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客观实际性 C.客观实体性 D.客观实用性
2.【答案】A。中公解析:物质的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它概括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共性;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物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个性。故本题答案为A。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________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3.【答案】A。中公解析:列宁物质定义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中揭示了物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客观性和实在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将二者区别开来;又从二者的统一中界定物质,揭示物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具有可认知性,表明物质与意识是紧密联系的,是统一的。故本题答案为A。
4.农村的“三留守”人员指:
A.留守儿童、留守青年、留守残疾人
B.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青年
C.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D.留守青年、留守老人、留守残疾人
4.【答案】C。中公解析:农村的“三留守”人员指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故本题答案选C。
5.每年的________是全国扶贫日。
A.9月 15 日 B.9 月 23 日 C.10月 17 日 D.12月 13 日
5.【答案】C。中公解析:《“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指出,在每年的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期间举办专题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故本题答案为C。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引进高层次及其他专业技术人才面试资格确认合格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 2025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引进高层次及其他专业技术人才进入面试人员打印面试准考证通知
- 2025江苏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及所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2人公告
- 2025广东省事业单位集中招聘高校毕业生潮州市教育局属下事业单位拟聘用人员公示第一批
- 2025甘肃张掖民乐古城生态园酒店招聘3人简章
- 2025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国际超新星中心--云南省国际超新星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招聘公告
- 2024云南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聘拟聘公示(三)
- 2025浙江宁波市余姚市科学技术协会招聘编外工作人员面试成绩、总成绩及入围体检人员名单
- 2025云南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聘拟聘公示
- 2025上海市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招聘1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