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C类):案例点睛 素材积累——生态环保篇
事业单位C类中的申发论述——文章写作,作为压轴题,也是多数考生的“脑热”题,大家知道做好该题型之重要,却也深知在短期内快速之难。考试将近,我们也为各位考生梳理了一些案例素材。
一、名言:
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名言:
1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 态美景永驻人间。
——习近平
2、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自然。
——习近平
3、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习近平
4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习近平
5、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习近平
6、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青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习近平
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
——司马光
8、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不韦
9、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淹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 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
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11、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无土则人不 安居,无人则土不守,得地则生,失地则死。
一荀子
二、反面案例
(1)河北承德兴隆县非法采矿问题突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2022年3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北省发现,承德市兴隆县非法采矿屡禁不止,肆意侵占自然保护区及林地,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兴隆县一些矿产企业采矿权到期后未重新申领采矿许可证,无证采矿问题突出。大规模无证开采矿石导致山体严重破损,矿坑及其周边支离破碎,地表大面积裸露,严重破坏自然生态。2022年3月,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兴隆县鸿基矿业公司的三道川露天铁矿无证开采,严重破坏自然生态。通过卫星影像图比对显示,2019年以来兴隆县挂兰峪镇六拨子村一采矿点非法侵占六里坪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明显增大
(2)江苏镇江长江岸线清理整治推进不力—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督察发现,镇江市对违反水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占用河道的项目未全部纳入清理整治清单,存在少报漏报问题。此外,镇江市列入清理整治清单的142个项目均于2020年6月底前上报完成整改,但部分项目清理整治不到位。2022年3月28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江苏复兴船舶有限公司冲滩拆船,废机油等危险废物随意抛撒倾倒在江滩上
三、正面案例:
(1)内蒙古故事—贺兰山下的绿色样板
贺兰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内蒙古坚持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保护区内工矿企业有序退出,治理修复面积200多平方公里, 去年6月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被列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推荐的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之一。
(2)破茧成蝶的转身——浙江安吉余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朝着这个方向,从“两山论”提出时起,余村人始终坚定地走生态发展之路。他们精心制定了规划,合理区划村民生活、生产与发展的空间。 “记得从2005年开始,村里陆续带着我们到外面取经,鼓励大家发展农家乐等休闲旅游经济。”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余村的老百姓真是倚着好环境,过上了好日子。10年间,从曾经的采矿加工到依山傍水的绿色经济,从过去的靠山吃山到现在的养山富山。余村的破茧之路,正是山乡巨变的一抹缩影,更是浙江农民步履不息追逐生态梦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