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顺承关系还需深度剖析
在行测考试中,类比推理可能是大家认为相对简单的模块,很多人觉得简单复习一下就行,其实,近年来类比推理题目呈现一个明显的趋势:精细化。比如我们今天要说到的顺承关系。顺承关系是指概念之间按照时间上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比如:“小学:中学:大学”,这三个词语是按教育阶段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很多同学在读完题干后,能准确判断出题干中的词语之间是顺承关系,直接选择了词语间是顺承关系的选项,对答案时却发现是个错误选项。这就是因为忽略了顺承关系的二级考点,下面我们通过两道例题感受一下顺承关系的常见二级考点。
【例1】:
报警:救援
A.违章:罚款
B.毕业:就业
C.消费:生产
D.手术:住院
【中公解析】A。先报警,后救援,题干词语存在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为顺承关系,并且报警的主体是被害人,救援的主体是警察,主体不同。来看选项,A项,先违章,后罚款,为顺承关系,并且违章的主体是司机,罚款的主体是交警,主体不同,保留。B项,先毕业,后就业,为顺承关系,但二者主体一致,排除。C项,先生产,后消费,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项,先住院,后手术,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故本题选A。
【例2】:
备课:授课:复习
A.挂号:诊断:治疗
B.称重:挑选:结账
C.命题:答题:收卷
D.立案:侦察:审判
【中公解析】D。先备课,后授课,再复习。题干词语存在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为顺承关系,并且备课和授课的主体都是老师,复习的主体是学生。来看四个选项,A项,先挂号,后诊断,再治疗,具有顺承关系,但挂号的主体是病人,诊断和治疗的主体是医生,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称重和挑选的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先命题,后答题,再收卷。具有先后顺序,但三个词语的主体均不相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先立案,后侦察,再审判。具有先后顺序,并且立案、侦察的主体是公安机关,审判的主体为司法机关,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故本题选D。
通过这两道例题我们可以发现,当题干为顺承关系、多个选项中都出现顺承关系时,可以通过考虑主体的异同来确定正确选项。下次再遇到顺承关系时,不可掉以轻心,必要时刻还需深度剖析是否考查了二级考点后再确定答案。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编外人员面试成绩公示
- 2025广西防城港市招聘事业单位人员考试东兴市招聘岗位结构化面试入围人选资格审查更正公告
- 2025广东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同德街道办事处就业见习人员招录4人公告
- 2025辽宁沈阳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面向社会招聘人员资格复审通知
- 2025浙江宁波市象山县机关事业单位第六批招聘派遣制驾驶员录取名单公告
- 2025河南洛阳市县区事业单位招聘联考工作484人公告
- 2025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聘第二批专业技术人员4人公告
- 2025年北海市市直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资格审查公告
- 202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聘第二批专业技术人员69人公告
- 2025年滨州市沾化区人民法院公开招聘聘用制书记员总成绩和进入考察范围人员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