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点:想象的分类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教师资格证考点:想象的分类

来源: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发布时间:2023-02-20 09:04:20

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汇总
近期热门公告 内部资料免费领 专业限制政策咨询
教资面试冲刺点睛 教资面试百练精训 教资笔试速训冲锋

一、考情先知

心理学知识点在中学教资考试中属于常考考点,想象的分类就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单选题、辨析题。在教资考试中,需考生正确识记想象的定义以及理解,现在就想象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以帮助考生正确做题。

二、考点梳理

(一)想象的理论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如,人们在听广播、看小说时,在头脑中产生的各种情景和人物形象;影视人员根据生活体验,创造出当代改革者的形象。

2.情绪的分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像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由药物,如吸服大麻、迷幻药LSD导致的幻觉,都是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想像出建筑物的形象;没有领略过北方冬日的人们,通过诵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可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创造性水平较低。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鲁迅创作的“阿Q”形象,毛泽东创作的诗词《沁园春·雪》,都是创造想象的产物。创造想像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

(3)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如各种神话、童话中的形象都属于幻想。

表格更直观:

分类关键词例子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无目的白日梦,看着白云想象成小狗

有意想象再造想象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读小说

创造想象创造新形象工程师发明的新机器、鲁迅文章当中的祥林嫂

幻想指向未来成为高富帅

三、牛刀小试

1.【单选】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海中浮现出“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起象的分类。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A选项,有意想象是按一定日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B选项,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C选项,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D选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题干中,伟华进行想象的时候没有预定目的,是不自觉地、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属于无意想象。故本题选B。

2.【单选】小明在学习出师表时,头脑中浮现诸葛亮的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起象的分类。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A选项,有意想象是按一定日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B选项,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C 选项,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D选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题干中,小明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属于再造想象。故本题选B。

(责任编辑:李明)

分享到:
免费领课专题

推荐课程

随机推荐

更多课程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明师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