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汉字七体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汉字七体

文化常识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考查的科目,内容涵盖范围广,多以单选、多选、判断题的形式出题,而记录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就是汉字,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接下来中公教育就带大家一起探索汉字的发展和演变。

(一)内容

中国汉字的七种字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二)发展历程

1.甲骨文

一般而言,我们能见到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又因商朝晚期主要将其用于占卜记事,因而也叫“甲骨卜辞”。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最为严密和完整的文字。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甲骨文的第一个发现者。

2.金文

金文,金文,因以青铜器为载体并其上刻上铭文而得名,因青铜器代名词为“钟鼎”,故也称为“钟鼎文”。金文的主要内容为颂祖和记录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与甲骨文相比,金文不仅拥有墨书的书法艺术,而且风格多样,结构较为严谨,多用弯笔和肥笔。

3.小篆

小篆是秦朝的官方字体。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文化上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丞相李斯等人对文字进行分析整理,将原来的大篆进行简化,使得文字更为标准和规范,于是就形成了小篆,小篆“尚婉而通”,为历来书法家和篆刻者所青睐。

4.隶书

隶书从篆书演变而来的,是汉字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隶书结构严谨而庄重,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在隶书中象形部分逐渐减少,因其书写较篆书简单,在民间广泛流传,隶书的发展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5.楷书

楷书从隶书发展而来,别称为正楷、真书、正书等。楷体书法最为的四大家是:唐朝的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和宋末元初的赵孟頫(赵体)。其中,颜真卿和柳公权,因其书法挺劲有力,笔画有骨感,被称为“颜筋柳骨”。

6.草书

草书流行于汉朝初年,是中国最为简约的文字。狭义的草书指的是从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特定字体。草书早期主要功能是为了写字的速度,把笔画省略,故字迹略显潦草,后呈现出书法之美。草书的代表人物为唐朝的张旭和怀素 合称“颠张醉素”,其中张旭的狂草尤著,人称“草圣”。

7.行书

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这两种书法之间。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行楷是比草书偏规范,但比楷书偏自由奔放;行草则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泼墨挥笔,顷刻成就。古往今来有三大行书,其中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是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试题演练】(单选)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所形成的初步定型的甲骨文,其后经过了六千多年的演变,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字。下列汉字演变过程的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B.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C.隶书小篆行书楷书

D.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答案】D。汉字经历了6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其形体演变是从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其总的趋势是从繁到简。故本题答案为D。

(责任编辑:李明)

全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2025全国事业单位综合岗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