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

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月18日发布,2023安徽公务员招录7256人。(点击查看2023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报名时间为1月30日-2月5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月25日。

一、注重思想指导,侧重解决问题

2022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大纲紧跟国考大纲,明确提出:“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23年延续这一指导思想,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所了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以“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为考生,必须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站在时代的高度上、站在符合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高度上,解决试卷设置的问题以及各类现实问题。

二、按职位层级分类命题,针对性更强

202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大纲明确指出:申论科目分别设置A、B、C三类试卷。省市级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报考者考A卷;县乡级机关单位职位(不含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报考者考B卷;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报考者考C卷。

2023安徽省考分设三类试卷,所考查的能力也相应有所不同,试卷与所报考岗位的针对性更强。申论归根结底是对考生基本能力的考查,无论试卷类型怎么变化,材料都是能力考查的载体,是考生作答的依据,答案要点大部分依然都是要依据材料得出。在申论复习时,都要注重基础方法的掌握与巩固,申论基本作答能力。与此同时,各位考生在备考时,也需要准确了解自身填报岗位的具体情况,根据职位选择合适的练习题目。

三、剖析大纲能力,把握考查方向

202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大纲对考查能力明确规定:

《申论》A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申论》B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申论》C卷主要测查报考者应当具备的依法行政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下面,我们对各项能力一一解读:

(一)阅读理解能力

《申论》A卷——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相关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申论》B卷——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申论》C卷——准确理解归纳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对所涉及的观点和事实进行恰当的解释,并做出合理的推断。

【中公解读】

虽然不同层级职位的申论试卷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所考查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

申论作答需要依据给定资料,从中提取作答要点,而只有阅读理解能力过硬,才能读懂给定资料,全面、准确地提取作答要点。可以说阅读理解能力是考生作答各类题型的基本能力。此外,《申论》A卷提出“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及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申论》B卷提出“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申论》C卷提出“对所涉及的观点和事实进行恰当的解释,并做出合理的推断”。在此,中公教育提醒考生,不但要能理解词句的表面含义,更重要的是要能对其指代含义、隐喻含义、引申含义等理解到位和无误,对材料中的观点和事实本质进行透彻分析和深刻解读。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考生需要做到两步:一是多看时事评论,通过阅读时评,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二是阅读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以此增加对政府各类政策的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

(二)综合分析能力

《申论》A卷——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中公解读】

综合分析能力主要针对《申论》A卷,综合分析能力是体现考生逻辑思维的重要能力,主要通过综合分析题进行考查,考生需要对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考量,而后结合题目要求,准确判断资料的价值取向,给出合理的结论。综合分析题灵活多变,作答难度较大。考生在备考时,要认真学习申论教材,熟练掌握解释分析、评论分析、启示分析等题型的作答方法。

(三)贯彻执行能力

《申论》B卷——准确理解上级要求和工作目标,依据法律、法规、政策等,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落实措施,有效完成任务。

【中公解读】

贯彻执行能力主要针对《申论》B卷,该能力主要通过贯彻执行题进行考查,更加接近机关工作实际,而且容易出新题型,有一定难度。考生要认清题目的作答任务、工作目标与组织意图,通过对给定资料内容的归纳、分析,全面掌握完成作答任务所面对的客观实际情况,在明确题目限定的身份及对应职权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完成工作目标,达成组织意图。

(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申论》A卷——准确理解把握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

《申论》B卷——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

【中公解读】

《申论》A卷考查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申论》B卷考查解决问题能力,主要通过提出对策题进行考查。考生在作答时,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材料中负面的、应该治理的方面,准确、全面地发现和界定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估或权衡,另一方面要站在政府角度进行思考,提出的对策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大纲还明确指出“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因此,考生在作答此类题目时务必注意提出的措施或办法要切实可行,切忌背诵模板而提出“假、大、空”的对策。

(五)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A卷—─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申论》B卷——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能够根据工作任务,结合给定资料,熟练使用指定文种,恰当组织语言,准确、得体、有条理地进行书面表达

《申论》C卷——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中公解读】

文字表达能力贯穿申论作答始终,不管是非作文题型还是作文题型,将作答思路完美地展现在答题纸上,都需要出众的文字表达能力。对于非作文题来说,每道题的作答字数都有严格要求,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对提取出的要点进行合并加工,答案的简明扼要,同时还要注重各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方便阅卷人采点给分。作文题对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则更高,考生在对材料中的事件观点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要运用对比、比喻、引用等多种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全文逻辑严谨、语句通顺。

(六)依法办事能力

《申论》C卷——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综合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中公解读】

行政执法类职位日常工作应负有执法职责,“依法行政”是对每名执法人员的必然要求。如今我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公务员理应躬行示范。针对这一能力要求,我们试卷中极有可能出现执法案例,或要求考生依法行政提出解决措施,或要求考生秉持依法行政原则拟制公文,以更好为考生备好提供帮助。此外,考生在备考时,需要适当了解法律法规和热门案例,强化自身法治意识。

(七)公共服务能力

《申论》C卷——能够全面准确了解公众需求和愿望,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和办法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中公解读】

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大众公共服务需求增加。根据行政执法类职位提出对“公共服务能力”的考查要求,我们判断试卷中可能会以案例形式,为考生提出问题,考生需要灵活应对,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

考生在仔细研读申论考试大纲后,应该形成对申论的整体认识。每种能力不是抽象孤立存在的,应将其贯彻到相应的题型中去。另外,考生要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复习,及时发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查缺补漏,做好万全准备。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