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四)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山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四)

各位同学在备考教师招聘考试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将知识点内化于心之外,还需要练习足够的习题,才能够在考场上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将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汇总,帮助大家进行练习,一起来练一练吧!

1.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包括“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其中“必要的目的”是指( )。

A.与儿童未来所从事职业有关的目的

B.与儿童奠定必要的文化知识基础有关的目的

C.与儿童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的道德观念有关的目的

D.与儿童形成经验、思辨、同情、审美、社会、宗教等多方面兴趣有关的目的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包括“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有关的目的,是他们在将来某些时候按照他们的心向或多或少地会遇到的目的;“必要的目的”则是指学生将来不管会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完善的道德品格。在赫尔巴特看来,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目的中,教师最应该关心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选项C中,“与儿童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道德观念有关的目的”是对学生道德品格培养方面的教育目的,即赫尔巴特认为的“必要的目的”。C选项正确。A、B、D三项:均不属于赫尔巴特所认为的教育“必要的目的”,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王者之治天下,不外乎政教之二端。语其本末,则教本也,政末也。”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我国明清时期的教育家( )。

A.韩愈 B.朱熹 C.王夫之 D.黄宗羲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王夫之的思想。王夫之在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时深刻的认识到,“王者之治天下,不外乎政教之二端。语其本末,则教本也,政末也。”教育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而明朝后期,教化日衰,学校教育名存实亡,培养不出国家可用之士,以致国家处于危难之时,却无“扶危济难”的真才实学之人。所以,想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就要革新教育,把学与用、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他主张“尽废古今虚妙之说,而反之实。”学校要拓宽教育内容,广设各种实用知识。明末的教育家都目睹了明王朝灭亡的过程,痛恨理学的空疏无用给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他们又同时认识到“学贵适用”的重要性,并把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把知识的实用置于教育的中心。这一思想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故C选项正确。

A项:韩愈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他的“性三品”说上。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黄宗羲指出,八股文考出的是不务实际、欺世盗名的官吏,他们平时空谈治民的道理,而“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蒙然张口而坐云雾。”为了改变这种学风,他提出了“道无定体,学贵适用”的思想,主张学与用相结合,凡是能“应务救国”的学问,都值得传授,反对“墨守一先生之言”的做法。而且政府要广开取士门路,扩大考试内容,延揽天下人才,不应仅仅以“四书五经”作为取士标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下列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提出者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B.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生发展的一生

C.是对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阶段的否定

D.终身教育就是成人教育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终身教育的理解。对于终身教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的说法是片面的。因此,D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项: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教育家的推动,终身教育思想逐渐为各国普遍接受,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与题干不符,排除。

B、C两项: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因此,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生发展的一生;是对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阶段的否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4.“走上讲台,我就是课程”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其中,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上的更新。为了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走上讲台,我就是课程”这句话是教师主体意识的具体表现。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把自己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开发。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特点。B项正确。

A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主张教师专业发展除了个人努力外,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学习团队的建设。这种观点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

A.感性取向 B.理智取向 C.文化生态取向 D.实践——反思取向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教育学界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种取向:(1)理智取向;(2)实践——反思取向;(3)文化生态取向。其中,文化生态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依靠个人努力,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为其工作提供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学习团队建设进行协同教学、合作教研,实现共同发展。题干中,“教师专业发展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学习团队的建设”属于文化生态取向的观点。C项正确。

A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理智取向主张教师通过正规的培训,向专家学习先进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以教育理性认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实践——反思取向主张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发现教育教学的意义,获得实践智慧,其主要方法有写日志、传记、构想、文献分析、教育叙事、教师访谈、参与性观察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以上就是今天的习题,希望各位同学能坚持每天练习,加油!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