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传统节日相关知识点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传统节日相关知识点

来源: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发布时间:2022-06-20 17:45:00

信息汇总
2023年月半时政 公基金点母题爆破 面试底层思维课堂
笔试深度系统班 近期热门公告 辅导课程汇总

摘  要\推荐课程 2022事业单位辅导课程
\零基础入门 事业单位笔试课程免费领

在近几年事业单的考试中,传统节日是文史常识的常规考点。下面为大家总结传统节日的相关考点,希望大家能以点概面。

【试题】多选:以下节日是由二十四节气演变为传统节日的是( )。

A.重阳 B.清明 C.七夕 D.寒食

【中公答案】本题答案选B。在我国传统节日中,一个由节气转化为节日的是清明,所以选择B。

【考点点拨】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人文中的常考内容,在考试中可以以诗词的形式考察,也可以直接考察节日与习俗的对应,或者是在考试中进行时间排序,一般以理解性考察为主。

1.来源:

(1)反映自然变化的节气对应;

(2)历史人物、家族传承人物纪念日;

(3)农业生产物候变化。

2.名称: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等。

3.习俗

(1)春节: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等。

(2)元宵: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3)清明:清明是上升为节日的节气。清明节气春回大地,故而有踏青春游的习俗,后因因兼具了寒食节的习俗,也有了扫墓祭祖的拜祭习俗。

(4)端午:端午节俗称“恶月恶日”,这里的“恶”初意是指仲夏炎热或湿热之毒。于是在这一天在门口挂艾叶、菖蒲、榕枝,在家饮雄黄酒、佩香囊以驱魔祛鬼,祝祷祈福。在四川、贵州一些西南地区会游百病,用散步等方式强身健体,驱除邪祟。并因相传为纪念屈原,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吃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5)七夕:汉代,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故亦称为“乞巧”。

(6)中秋: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是上古秋收祭月的遗俗。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年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7)重阳:古时民间以“九”为至阳之数,故而九月九日称“重阳”。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希望这些对传统节庆的总结罗列能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帮助。


(责任编辑:徐占宇)

分享到:
免费领课专题
事业单位非联考省份-深度系统班
2023年月半时政
金点常识e课通

推荐课程

随机推荐

更多课程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明师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