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申论备考:从五位一体中积累名言警句(政治篇)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2国考申论备考:从五位一体中积累名言警句(政治篇)

\推荐课程 2022年国考百晓生
\课程抢先学 2022国考笔试行测速解大招课-网校
\备考交流群 22国考备考交流9群  584340128

 

文章写作是公职类考试最为常见的题型之一,如果想在此类考试中拔得头筹,持续地积累写作素材是重要前提。在积累过程中及时将优美的词句摘抄,充实自己的“语汇库”能够彰显考生的文采魅力,也可以让考生在万千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近几年,公职类考试文章写作主题方向较为明确,大概率紧密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这几个领域,因此考生们多积累一些与之相关的名言警句尤为重要。接下来中公教育就将其进行拆分,先来探讨政治类话题的个性化表述。

1.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管子·乘马》

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4.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刘向·说苑·政理》

5.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汉】王充《论衡》

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7.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8.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章》

10.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宋】程颐

1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2.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清】魏源《默觚·学篇》

13.宜未雨而绸繆,毋临渴而掘井。【明】朱用纯《治家格言》

14.知者善谋,不如当时。《管子·霸言》

15.人山向樵,入水问渔。【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

16.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南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17.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

18.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北宋】苏轼《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

19.能用众力,则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20.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宋史·徐禧传》

21.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张居正《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2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3.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龚自珍)

2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鲁迅)

25.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26.一切事物的趋于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巴尔扎克)

2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

28.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有进无退。(拿破仑)

29.认为大众可以被愚弄牵着鼻子走的人,就是低估社会大众。(李奥贝纳)

30.社会就是书,事实就是教材。(卢梭)

名言警句是非常高端的论证素材,可以文章的文采与内涵。但是,其难度在于记忆难、内容多、针对性难以把握。往往考生背诵了很多名言警句,但是写作文的主题稍稍有所变化,这些素材可能就无法使用了。因此大家在积累之前应该先了解公考写作主题方向,再进行针对性背诵积累,这样就可以轻车熟路的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国考备考交流群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