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多次相遇问题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2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多次相遇问题

\推荐课程 2022年国考百晓生
\课程抢先学 2022国考笔试行测速解大招课-网校
\备考交流群 22国考备考交流9群  584340128

行程问题是行测问题中必型,同时也是难点题型,因为它具有多种变形考察,比如相遇问题,甚至多次相遇问题,此时仅仅依靠“路程=速度×时间”这一简单公式,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从原理上理解多次相遇,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解答此类问题。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叫“相遇问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终在两地之间相遇

这就是相遇问题最基础的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个相遇问题的基本公式

其中S和代表甲乙两人的路程和,一般既AB之间的距离,V1和V2代表甲乙两人的速度,t代表两人相遇的时间。

那么多次相遇的描述则会有如下改变: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两地之间相遇之后继续前行,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掉头,如此反复。

我们发现,因为两人在AB之间来回行走,自然会在之间反复遇见,这个过程就叫多次相遇。我们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大家理解:

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量,比如两人的路程和S,两人的相遇时间t,以及甲乙各自行走的路程S甲和S乙

然后两人从①点继续行走,到达终点后立即返回,在②点第二次相遇:此时我们发现,甲乙所走的路程和为两倍的AB,也就是2S,因为两人速度都不变,则此段时间为2t,同理甲乙各自走的路程为2S甲和2S乙

由此类推,两人从②点继续行走到③点相遇的话,甲乙所走的路程和为依旧为两倍的AB,也就是2S,因为两人速度依旧都不变,则此段时间仍为2t,同理甲乙各自走的路程仍为2S甲和2S乙

继续推导可得,从第三次相遇点到第四次相遇点、从第四次相遇点到第五次相遇点……,各种量皆满足此规律,列表表示:

如果把每次相遇都从开始出发算起,那么以上各个数据将会变为:

有了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我们解决多次相遇问题就方便多了:

 例题 

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以均匀的速度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离A地6千米,继续前进,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返回,在离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10 B.12 C.15 D.18

中公解析:由题意知第一次相遇甲走了6千米,因为相遇两次,则甲共走过了6×3=18千米,此时甲应走完一个全程多3千米,所以两地相距18-3=15千米。


国考备考交流群,微信扫码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