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之成语典故(朝代篇——先秦时期)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文化素养之成语典故(朝代篇——先秦时期)

摘  要\备考交流群 2021教师资格证备考交流:369618075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无论中小学还是幼儿园都需要考查综合素质,而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一科中常考内容之一,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题量约8-9道,分值占比约11%左右。这部分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历史常识、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科技常识、艺术常识等,其中成语典故是考频较高的一类知识点。因此本文结合我国朝代更迭的历史发展进程,整理了一些常考成语典故,帮助各位考生进行积累。

1.过门不入

含义:出自《孟子·离娄下》。意为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典故: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导致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尧帝命鲧治水。鲧用土石来堵掩凶猛的洪水,结果失败了,被尧处死了。

舜即位后,又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吸取父亲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把沟渠的水导人江河,又把江河的水导人大海。13年如一日,天天带领百姓奋战在治水工地,有三次路过家门口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眼。他这种三过其门而不入的牺牲精神得到后人的称颂。

后来,人们就用“过门不入”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2.暴殄天物

含义:出自《尚书·武成》。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典故:商朝末年,纣王帝辛对内统治手段残暴,对外连年征战用兵,导致商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而当时商的属国周,在位者为武王姬发,他任用贤士吕尚、周公等,国势非常强盛,于是起兵伐纣。

《尚书·武成》记载了武王在征讨商纣前,祭告天地的一句话:“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意为:“今日的商君纣暴虐无道,任意蹧蹋鸟兽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残害苛虐百姓”。最后商周决战于牧野,纣王惨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3.酒池肉林

含义:出自《史记·殷本纪》:“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典故: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传说他整日胡作非为,败坏朝政,是中国有名的暴君。根据《史记·殷本纪》所述,为了享乐,纣王在沙丘这个地方,“以酒为池(用酒倒成池),悬肉为林(把肉悬挂得像树林),让男男女女赤身裸体地追逐嬉戏,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酒池肉林由以酒为池和悬肉为林简化而来,形容荒淫腐化、穷奢极欲的生活。

4.倒戈相向

含义:《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典故:约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由于暴虐无道,已经到了众叛亲的地步,周武王会同各诸侯,率领五万人马,决定伐纣。讨伐大军士气旺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离朝歌仅仅七十里的牧野。

纣王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拼凑了七十万人马,由他亲自率领,到牧野迎战。(根《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可是,七十万商军多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俘虏。他们平时受尽纣王的压迫和虐待,早就对纣王恨透了,谁也不想为纣王卖命。在牧野战场上,当周军勇猛进攻的时候,他们就掉转矛头,跟着周军一起攻打商军,最终商军大败。

【小试牛刀】

下列哪个成语与商纣王无关?( )

A.过门不入 B.酒池肉林 C.倒戈相向 D.暴殄天物

【答案】A。解析:过门不入源自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与商纣王无关。

备考交流群

  欢迎关注(教师资格证备考群 )

  及时掌握教师资格考试信息,备考资料即刻领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