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之成语典故(朝代篇——先秦时期)
摘 要备考交流群 2021教师资格证备考交流:369618075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无论中小学还是幼儿园都需要考查综合素质,而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一科中常考内容之一,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题量约8-9道,分值占比约11%左右。这部分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历史常识、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科技常识、艺术常识等,其中成语典故是考频较高的一类知识点。因此本文结合我国朝代更迭的历史发展进程,整理了一些常考成语典故,帮助各位考生进行积累。
1.过门不入
含义:出自《孟子·离娄下》。意为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典故: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导致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尧帝命鲧治水。鲧用土石来堵掩凶猛的洪水,结果失败了,被尧处死了。
舜即位后,又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吸取父亲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把沟渠的水导人江河,又把江河的水导人大海。13年如一日,天天带领百姓奋战在治水工地,有三次路过家门口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眼。他这种三过其门而不入的牺牲精神得到后人的称颂。
后来,人们就用“过门不入”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2.暴殄天物
含义:出自《尚书·武成》。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典故:商朝末年,纣王帝辛对内统治手段残暴,对外连年征战用兵,导致商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而当时商的属国周,在位者为武王姬发,他任用贤士吕尚、周公等,国势非常强盛,于是起兵伐纣。
《尚书·武成》记载了武王在征讨商纣前,祭告天地的一句话:“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意为:“今日的商君纣暴虐无道,任意蹧蹋鸟兽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残害苛虐百姓”。最后商周决战于牧野,纣王惨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3.酒池肉林
含义:出自《史记·殷本纪》:“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典故: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传说他整日胡作非为,败坏朝政,是中国有名的暴君。根据《史记·殷本纪》所述,为了享乐,纣王在沙丘这个地方,“以酒为池(用酒倒成池),悬肉为林(把肉悬挂得像树林),让男男女女赤身裸体地追逐嬉戏,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酒池肉林由以酒为池和悬肉为林简化而来,形容荒淫腐化、穷奢极欲的生活。
4.倒戈相向
含义:《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典故:约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由于暴虐无道,已经到了众叛亲的地步,周武王会同各诸侯,率领五万人马,决定伐纣。讨伐大军士气旺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离朝歌仅仅七十里的牧野。
纣王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拼凑了七十万人马,由他亲自率领,到牧野迎战。(根《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可是,七十万商军多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俘虏。他们平时受尽纣王的压迫和虐待,早就对纣王恨透了,谁也不想为纣王卖命。在牧野战场上,当周军勇猛进攻的时候,他们就掉转矛头,跟着周军一起攻打商军,最终商军大败。
【小试牛刀】
下列哪个成语与商纣王无关?( )
A.过门不入 B.酒池肉林 C.倒戈相向 D.暴殄天物
【答案】A。解析:过门不入源自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与商纣王无关。
备考交流群
欢迎关注(教师资格证备考群 )
及时掌握教师资格考试信息,备考资料即刻领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春季安徽镜湖区第一批次认定初级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通过人员公示
- 2025春季安徽镜湖区第一批次认定初级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通过人员公示
- 2025上半年江西抚州高新区初级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2025上半年陕西西安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西安市教育局 2025-05-07
- 2025上半年淮北市相山区教育局(第一批次)教师资格认定结果公示(初中、小学、幼儿园)
- 2025上半年安徽安庆市桐城市第一次教师资格认定结果公示
- 2025上半年安徽安庆市桐城市第一次教师资格认定结果公示
- 2025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第一次认定现场确认通知
- 2025年上半年安徽淮北市第一批次教师资格证书(高中、中职)颁发通知
- 2025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第一批)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认定结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