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笔试知识点--文化素养之二十四节气
文化素养之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农作物和气候的变化而总结出来的时令变化规律,在我们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过程中,是在文化素养部分的一个高频的考点,中公老师帮助大家的把握这些节气。
首先要知道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哪些:
春季:立春、雨水(正月);惊蛰、春分(二月);清明、谷雨(三月);
夏季:立夏、小满(四月);芒种、夏至(五月);小暑、大暑(六月);
秋季:立秋、处暑(七月);白露、秋分(八月);寒露、霜降(九月);
冬季:立冬、小雪(十月);大雪、冬至(十一月);小寒、大寒(十二月)。
接着,知道该如何出题和应对:
第一种形式,问:下列节气中那个属于(不属于)春季的节气。此时我们只需要以口诀的形式加以记忆即可: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相连(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降(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小寒)大寒(大寒)。
第二种形式,问:下列哪个节气是代表寒来暑往的。记忆时,记住第一列和第四列的即可。分别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图示如下:
第三种形式,问:下列节气哪个节气是代表温度变化的。记忆的时候找到节气里面带“暑”的和带“寒”的。分别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第四种形式,问:下列节气哪个表示降水变化的。只需要找出带“雨”字和“雨”字头的。分别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注意,寒露带了寒也带了雨,主要表示降水变化】霜降、小雪、大雪。
第五种形式,问:下列哪个节气反映了农事活动。分别如下:
惊蛰(小麦起身)、清明(小麦拔节)、小满(小麦青枯)、芒种(小麦收获)
最后,祝愿大家考试顺利,能够在这样的题目出现的时候分分必争。
解析
备考热荐:
2019年下教师资格笔试辅导简章!
2019年下教师资格笔试早学大礼包!
2019下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交流群:693431961
备考资料丰富,考试信息不漏看!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年上半年安徽蚌埠市禹会区第二阶段教师资格认定证书发放及申请表领取通知
- 2025上半年广东潮州市第二阶段教师资格证书领取公告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教育局第二批教师资格认定通过人员公告
- 2025河北沧州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领取上半年第二批次教师资格证书的通知
- 2025广东茂名上半年第二阶段教师资格认定结果和发放教师资格证书的通知
- 2025上半年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发放公告(第二批)
- 2025安徽六安市叶集区教育局74位同志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公示
- 2025年上半年湖北恩施州利川市教师资格证领取时间公告
- 2025年上半年河南开封市通许县第二批教师资格证和认定申请表领取公告
- 2025福建泉州永春县教育局上半年(春季)教师资格认定通过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