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82期答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82期答案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选项A,认知模式主要主张: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选项B,体谅模式主张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选项C,价值澄清模式主要主张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生活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且相互冲突的世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务时,都面临选择。选择时人们都依据自己的价值观,但人们常常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就已做出了选择。

选项D,社会学习模式主要主张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进而形成人的复杂行为;注重强化的学习意义,利用外部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内在强化的交互作用,使学生学习效果;强调建立起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道德品质和健全的情感等促进自我期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人生心态。

因此选B。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模式相关内容。

A体谅模式主张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与人友好相处,学会关心体谅他人。

B价值澄清模式认为当今世界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可以传递给学生,教育的目的不是施加给儿童价值观,而是帮助他们选择或者澄清自己已有的价值观,并把他们公诸于世,付诸行动。

C选项社会学习模式主要主张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D选项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进行发展的。德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因此根据题干的描述可知考查的是社会学习模式,因此答案选C。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模式。

选项A,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生活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且相互冲突的世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务时,都面临选择。选择时人们都依据自己的价值观,但人们常常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就已做出了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并把其公诸于众,这对他们进行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是有意义的。

选项B,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选项C,社会学习模式,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进而形成人的复杂行为;注重强化的学习意义,利用外部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内在强化的交互作用,使学生学习效果;强调建立起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道德品质和健全的情感等促进自我期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人生心态。

选项D,认知发展模式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体谅模式形成于70年代,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等人创立,风靡于英国和美国。体谅模式把道德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故本题选B。

4.【答案】C。解析:体谅模式代表人物:彼得·麦克费尔。主要主张: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皮亚杰是认知模式的代表人,拉斯是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班杜拉是社会学习模式的代表人。故本题选择C。

5.【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常见的几种德育模式。

选项A,价值澄清模式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不能仅传授某种固定的价值观点,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明智的抉择。

选项B,班杜拉的社会模仿模式吸收了认知发展的某些观点,又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容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行为主义学说。在德育上,该模式不同意旧行为主义把人看成由环境消极被动决定的传统观,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社会学习论认为环境、行为、人这三个主体因素是交互影响的,所以人类学习不是单向的环境刺激——强化——反应的过程,而是包含着人的主体性参与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选项C,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选项D,认知模式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由题干“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能主动的解释并作用于情境的德育模式”体现的是认知-行为思想,是班杜拉提倡的社会模仿模式。故此题选B。

6.【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的过程。

选项A,材料中小志迟到的现象重新出现,表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和反复规律,必须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

选项B,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还很不成熟,常常表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矛盾中,他们有着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要求,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上进心强,容易接受好的影响,因而这一时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期,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他们缺乏知识经验,认识又具有片面性,进步又具有反复性,其发展具有双向性,又是思想品德教育最困难的时期。材料中小志既有进步之处,又出现反复性,表明其发展具有双向性。

选项C,个体品德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过程,因此出现倒退是正常的,而非反常的。

选项D,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经过长期地、反复地、培育和教育,因此,对待小志这样的学生,需要持之以恒、耐心细致。

综上,C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BD。

7.【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包含以下具体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的永恒主题;(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综上所述,选项A、B、C、D均与题意相符,故本题选A、B、C、D。

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德育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要求,以社会主义思想准则和品德规范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二者的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尊重信任的严格要求容易造成学生情感上的障碍、行为上的逆反;缺少严格要求的尊重信任容易造成学生放任自流、自以为是。尊重信任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基础和前提,严格要求是对学生尊重信任的真诚体现。故本题说法正确。

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学生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等。其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0.【参考答案】

根据材料中陈哲的情况,首先会采用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我”会与陈哲进行沟通,向他讲明道理,疏导他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告诉他天资聪慧,有独到见解,知识的吸收理解能力都很强,只要认真听课成绩一定会有所。

其次,在尊重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运用纪律来约束他。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我”会告诉他上课做小动作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也会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扰乱课堂秩序,这样会导致其他同学的反感,并且如果再有这种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班规惩罚。

再次,要注重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具体要求有: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我”会与陈哲的家长取得联系,告诉家长陈哲在学校的行为和学习情况,与家长充分配合,做好衔接工作。同时要告诫家长,打骂孩子的行为和过分溺爱都是不正确的,希望能够正视陈哲的问题,对陈哲的家庭教育给予相应的指导,促使其父母建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让陈哲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能够得到更大的改善。

最后,正确使用强化规律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行。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在上课过程中,如果陈哲良好的课堂行为,教师就需要及时表扬和奖励他,给予其自信和支持,强化他这种积极行为。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