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之古代农业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中国古代经济之古代农业

关注社区工作者免费备考群(867258145)

2021年社区工作者备考方案
2021年社区笔试课程免费领

最近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历史常识的考试中会考查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是学员对这一部分的掌握一般比较薄弱。所以结合考情和学员情况,总结分析一些历史常识便于学员的复习。这次主要是分析中国古代经济之古代农业,具体如下:

考点一:中国古代农业—封建社会的农业发展

一、封建社会农业发展之耕作工具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分析:铁器开始出现,农业种植工具有很大进步,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

2.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经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整犁耕的深浅,即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至此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二、封建社会农业发展之耕作方法

1.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

2.西汉时期,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这种方法比当时普遍采用的撒播方法先进。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形成。(备注:耕耙耱是一种耕作方法,耙是指将土地犁出沟,耱是将土地表层碾磨成粉末)

两汉时期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三、封建社会农业发展之灌溉方法

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农业灌溉,的水力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同时,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

1.曹魏时期,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2.唐朝时期,创制了筒车。

3.宋朝时期,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4.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这些水力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单选)例题:假设,小明穿越到西汉,那么他可以见到的场景有哪些呢?

小明可以见到当时的人们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的耦犁进行耕作小明可以看到用风力水车进行农业灌溉C、小明可以在江东地区看到曲辕犁

D、小明可以看见人们在旱地用耕耙耱进行耕作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我国农业耕作发展历程。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整犁耕的深浅,即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形成。BCD表述错误,朝代对应不上,在汉朝没有出现这些耕作技术和工具。故本题答案选A。

 

对于重要历史事件的复习,可以系统性的掌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可以有力的避免遗漏知识点。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