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人文知识考点集锦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19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人文知识考点集锦

三、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时,农历新年并不叫“春节”,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2.元宵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3.寒食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与春秋时晋国大臣介子推有关。

4.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相传与楚国大臣屈原有关。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挂艾叶、菖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5.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6.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以上仅仅是列举了与考试紧密相关的相对重要的知识,考生对以上知识融汇贯通,相信能够应对一般的试题,如果想要取得更理想的成绩,那就需要更全面的复习了。

四、题

1.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认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史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

D.古代贵族男子排行:伯(孟)、仲、叔、季

1.【答案】B。中公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本题答案为B。

2.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杜牧《琵琶行》

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答案】C。中公解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故本题答案为C。

3.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表述错误的是:

A.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又叫阴历(农历)年,自西汉时开始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B.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与春秋时晋国大臣介子推有关

C.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习俗

D.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

3.【答案】A。中公解析:古代时,农历新年并不叫“春节”,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故本题答案为A。

关注中公网校微信eduoffcncom,政策问题实时答,考试信息不漏看。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