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成语选词填空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北京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成语选词填空

· 推荐: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笔试网络课程

  为广大考生梳理了带有成语的选词填空类题型的行测答题技巧,总结出快准解答此类题型的三大方法,并结合典型 进行详细讲解,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更快速地掌握这三种方法。

  方法一:元素分析法

  成语是由一个个语素组成的,每一个语素都表达着固定的含义。当命题者将某个成语用于一个特定的句子之中,这个成语就在此句中表达了某种特定的含义,成语中的语素与题干的某些元素必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可通过分析相关元素的关系来找出正确选项。

  有些成语的意思很相近,通过常规方法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运用“元素分析法”解答此类题目,可帮考生快速排除迷惑项,得出正确答案。

  中公网校专家将运用“元素分析法”解题的步骤归结如下:

  1.找出关键句。这里的关键句是指与需填入的成语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句子,一般而言,这些句子暗含了对成语的解释说明。

  2.进行元素分析。首先要对关键句中的信息点分类,然后分析其含义,再将此含义缩减为对应的语素。

  3.语素对比。用缩减的语素比对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方法二:成语(连用)关系判定法

  成语连用,从语法上讲,它们都是复句或联合词组,其结构复杂,所以能够表达复杂的内容;从修辞上讲,两个成语连用后,形成抑扬顿挫、韵律和谐的声调,具有语音美,读起来生动活泼,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成语连用情况可作以下分类:

  1.有的成语连用是利用同义或近义来重复表意的,能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增强表现力,使表达的内容更加明白、透彻、完美、生动。如:抱残守缺,固步自封;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有的成语连用,语义相关、含义承接、层次递进、相得益彰。如: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3.有的成语,前后两部分成对使用,定型定义,源远流长。其形式与成语连用相似。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两个成语连用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类特殊题型,其设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题干已有一个成语,在其前或后设空;另一种是连设两个成语填空。用特殊方法——成语关系判定法来解成语连用类题目更快捷,答案准确率更高。

  方法三:避生就熟法

  公务员考试对成语的考查,一般是针对常见常用的成语,但也并不排除可能会出现个别较生僻的成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不必太过紧张,因为这类题目往往可以避生就熟,巧用排除法处理。

  一般来说,公务员考试中成语类选词填空设置的选项中不会四个都是生僻成语,一般有两个或者三个是常见常用的。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常见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并结合语境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若能在常见选项中直接找出答案,则可忽略生僻成语;如果常见成语都不符合句意,则可将答案锁定在剩下的生僻成语中。“避生就熟”法可以大大解题效率。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孙圣林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LH精选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LH精选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