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80期答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80期答案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德育原则的理解。

选项A,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选项B,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选项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选项D,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题干中陶行知正是用发掘学生自身的优势,去弥补学生一开始打人的事实,体现了依靠积极、克服消极。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

选项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是班主任工作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班主任工作要按照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统一要求,同时要紧密结合各个班集体的具体情况具体实施。

选项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是指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选项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选项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不能只看到学生不好的地方,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每一位学生。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又要看到学生的不足,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学生无可救药,就违背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故本题选D。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

A选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B选项,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C选项,平行教育原则,即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通过集体教育个别学生;同时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发挥个别教育的辐射效应,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D选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题干中,强调统一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符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故本题答案为D。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与古语的对应。“力行而近乎仁”的释义是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这句话体现的是行为和实践锻炼的重要性,因而反映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故本题选C。

选项A,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选项B,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选项C,知行统一原则指的是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选项D,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合题意可知,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C。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途径。德育的途径有: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其中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班主任工作是重要而特殊的德育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学校才能强有力地管理基层学生集体、教育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挥上述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BCD。解析:情感陶冶法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因此情感陶冶法并不具备强制性,故A项错误。情感陶冶法是一种暗示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者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故B项正确。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其中人格感化是教育者以自身的品德和情感为情境对学生进行的陶冶,故D项正确。故答案选择BCD。

7.【答案】BD。解析:德育过程有自身的规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其中,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1)要注意全面性;(2)要注意多端性;(3)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由此可知,一方面道德认识不能决定道德行为,可能会产生不一致,故A项错误,B项正确;另一方面学生明知故犯是道德信念的缺失,故C错误,D正确,选BD。

8.【答案】×。解析:智育和德育是全面发展的两个方面。语文课、数学课以及思想品德课等只是智育、德育的途径之一。我国学生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基本规律的理解。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知、情、意、行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实践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意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又相互渗透。因此,只有使知情意行四者全面地协调地发展,个体社会化才是完整和的。学校的德育过程,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化过程,只有坚持知情意行德育的整体性原则,才能真正收到实效。由于当代知识论本位的价值取向,再通过应试教育机制的强化,使学校德育过程中过分突出认知,使情感、意志、行为教育受到抑制,知情意行四维教育失衡,造成学校德育事倍功半。因此,加强德育工作,就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知、情、意、行德育的观念,建立有效的机制,体现德育的整体性。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10.【参考答案】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养方式。

(1)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

(3)实际锻炼法: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4)情感陶冶法: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5)道德修养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6)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