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公共基础知识——明朝的主要政治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5公共基础知识——明朝的主要政治

在事业单位备考中,人文历史的考察范围广泛,知识点多且分值占较高,临时抱佛脚的心态不可取,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慢慢积累,因此,今天来重要的人文历史知识——明朝的政治制度。

一、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历史原因:“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

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2.内容:废丞相,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宣布成为定制,丞相制度被永远废除。

二、内阁制度

1.背景:朱元璋废丞相后,导致了皇帝政务繁忙的弊端。

2.形成、发展过程

时期名称职权特点

明太祖(奠定基础)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秦章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正式确立)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明宣宗(发展)内阁大学士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地位变得更加重要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明神宗(全盛时期)侵夺六部职权,内阁首辅全盛

3.性质: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4.特点:(1)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皆由皇帝决定。

(3)阁臣“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4)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的作用。

5.评价:加强了专制主义,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统治;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后为防止内阁威胁皇权,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三)特务统治

皇帝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是一种非正常的监察。锦衣卫直接由皇帝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后来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厂卫制度的设置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最突出的表现,它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和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性加强。

(四) “靖难之役”

1.明太祖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后,孙子建文帝继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的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2.1403年,朱棣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体工程建成,朱棣正式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

(五)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1.君主不理朝政,大权落入奸臣和宦官之手。

2.宦官专权,排挤打击正直的朝臣和士人。

3.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

(六)明末农民起义

①1627年,饥民王二在陕北起义,揭开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②陕北农民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先后起义。

③李自成大军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④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⑤1644年3月,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试题练习】(判断题)

1.1403年,朱元璋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体工程建成,朱元璋正式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

1.【中公答案】错误。解析:1403年,朱棣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体工程建成,朱棣正式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