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国风”传承,打破圈层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面试热点:“国风”传承,打破圈层

 【热点背景】 

一段“打铁花”视频引来千万网友围观,一款“新中式”服装让年轻群体追捧,一场古筝直播让全球网友惊叹连连。非遗线上传播、传承人直播带货渐成常态,戏曲艺术和短视频的联姻,催生了不少圈粉佳作。一段时长15秒的京剧老生开怀大笑视频,收获2000万次观看和80万次点赞;运用屏幕动态贴纸,网友也扮上脸谱、过一把戏瘾……

从“触网”到“融网”,网络成为传承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文化也在深度拥抱网络,传统圈层,在更广阔的领域擦出新火花。

 

 【模拟试题】 

请谈谈你对“国风”传承,从“触网”到“融网”的看法。

【中公解析】

1.概括话题,表明态度。

从“触网”到“融网”,一字之差却是一个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也为传统文化保护、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机遇,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2.分析现实意义。

(1)传统效率的。线上平台能够快速覆盖更广泛的受众,使得传统文化能够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全球,了传播效率。

(2)互动性和参与度的增强。线上平台的互动性使得公众可以更加便捷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讨论中,增强了文化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内容形式的创新。线上平台支持多媒体内容的创作和分享,如视频、音频、动画等,这些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信息接收习惯,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4)利于文化弘扬和文化自信。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国风代表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的创新,更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体现。

3.分析挑战。

(1)文化原真性的考验。随着互联网上的“国风”“国潮”越来越热,也有人提出了担忧。比如一些博主发布的内容真假难辨,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为赚取流量恶意误导之嫌。因此线上传播可能会导致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曲解。

(2)知识产权的保护。随着传统文化内容的线上分享,随意剽窃视频、搬运视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4.提出措施。

(1)完善标准和规范。政府联合行业头部平台等多方力量应加强协作,共同推动国风文化线上发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制定国风文化内容的制作和传播标准,确保线上展示的文化内容与传统文化的原真性保持一致;制定和完善有关国风文化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明确线上文化产品的版权归属和使用规范。

(2)加强文化教育。通过线上教育平台,普及国风文化知识,公众对传统文化原真性的认识和尊重;通过多渠道普及版权知识,增强公众的版权意识,鼓励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3)鼓励原创内容。鼓励和支持原创国风文化内容的创作,避免对传统文化的曲解和误读;同时鼓励公众举报侵权行为,参与文化内容的评价和反馈。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孙圣林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LH精选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LH精选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