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归纳概括题备考技巧
申论作为公职类考试的一门学科,在考公之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能够熟练地掌握申论的作答方法是所有考生顺利进入面试环节的敲门砖。而归纳概括题,则是申论的基本题型,概括能力更是申论想要取得所必须具备的,今天中公教育就从材料类型、审题、找点、加工书写几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归纳概括题的备考技巧:
第一部分:材料类型。
想要做懂归纳概括题,要先了解常见的申论材料类型。
1、案例型。例如:陶行知先生当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在打另一位男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男生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行知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生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这一类材料往往以口语化故事化的形式出现,需要我们进一步提炼概括,在概括时可以按照“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的思路进行;与此同时,另一种案例行的材料往往会伴有总结性言论,例如:“目前乡村的戏曲观众仍以老年人为主,要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有必要对戏曲剧目进行现代化创新。”于是,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的不同需求,新民县花鼓戏团在乡村演出的不仅有经典的花鼓戏,还有现代戏。“我们以现代戏吸引年轻观众来现场,再演几出有趣的花鼓小戏,很快,一些人就被花鼓戏‘圈粉’了。”曹文君说,“戏曲院团也应根据乡村演出市场的规律安排自己的演出计划。既然观众需求不一样,我们就不能一成不变,所以大家花心思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这种情况下我们直接摘抄结论性文字即可。
2、数据型。数据型图表要从数据的对比中提炼信息,例如:2016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8313元,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56.75%下降到1.28%。2017年,该村的当家产业猕猴桃挂果,全村人均收入万元。石大娘家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村里猕猴桃合作社的原始股东,2017年分红2000元,2018年分红2400元。“我现在一年四季餐餐有肉吃,神仙过的日子也不过如此了。”石大娘笑着说。整段话提炼为:收入增加,生活改善。
3、观点型。要关注核心人物、政策文件、群众意愿、提示词等观点的提示。例如:某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在去年参与的17项工程投标中,有6次因资质不达标而未能入围。公司总经理抱怨说:“资质问题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本,但是很多时候是招标单位随意标准,人为地将我们这些小公司堵在门外。举个例说,一个标的只有1000万元的工程合同,招标方却要求投标单位注册资金必须在5000万元以上。通过总经理的观点可以得知,问题是:招标单位标准不明确
第二部分:具体步骤。
一、审题要准确、谨慎。审题要审清基本信息——作答对象(题目让我们找什么)、作答范围(去哪里找)、作答字数(写多少);与此同时,还要审清楚特殊信息,例如“请根据给定资料,分别谈谈高大妈和老姚的‘喜’和‘盼’”,这道题“分别”是特殊信息,答案要分开呈现高大妈的喜和盼、老姚的喜和盼。
二、找点要紧扣作答对象。在回材料中找点时要牢牢把握题干分析,做到题干问什么回到材料就找什么,但是需要关注的是,近几年随着出题形式及材料运用的创新,对于归纳概括的方法也有所多元,不仅是“抄材料”,也要综合提炼概括。体现在:1、政治素养概括。自2019年之后,材料中出现党、习总书记、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党组织、基层党支部等,一般会出现政治素养的概括。2、高频词概括。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即为主题词,是材料主要想表达的内容,围绕高频词概括,便于聚焦关键词,要注意的是,高频词一种为同一词反复出现,一种为同义词反复出现。3、上位词概括。当申论材料出现有很多个具体的,同一范畴的内容,需要做抽象的概括。比如,“在城市公共卫生间安装洗手池、垃圾桶、干手机”等,可以概括上位词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4、核心人物观点概括。观点型材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处。常见的核心人物一般有:国家政府机关等领导人、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群众等,上到,所有观点类的表述要重点关注。
三、加工书写要规范。在加工书写时,为了更便于阅卷老师阅卷,应该按照材料的逻辑顺序,分条书写答案要点,尽量体现材料逻辑角度,有小标题提炼意识,常见的小标题提炼方式为核心关键词前置、高频词前置、上位词前置。
总而言之,归纳概括的考察本质是问什么答什么、材料给什么写什么,做这一题型时回归材料是第一要务,切忌过多主观臆断。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