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明清时期》基础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太祖还设立不受法律约束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项。
2.【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八股取士,读书人为了获取功名,死读书,读死书,不需要发挥个人的才华批评时政,故C项符合题意。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必须熟读“四书”“五经”,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解释题目、严格按照八股文体答卷,故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
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应考人员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死板地按“八股文”作答,这种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D项正确。A项是三省六部制实行的意义,排除。BC两项表述的是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与题意不相符合,排除。故本题选D项。
4.【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领导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荡平了东南沿海倭寇,A项正确。郑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乾隆帝时期,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叛乱,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康熙帝时期,清军组织东北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项。
5.【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立的管理新疆地区的机构。B项奴儿干都司是明代政府设置于黑龙江、阿速江、松花江以及脑温江流域(即东北地区)的地方军政机构。C项盛京将军是清朝设置的统辖奉天的军政长官。D项宣政院是明朝时期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故本题选B项。
6.【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军机处设立的意义在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标志皇权达到顶峰,C项符合题意。八旗制度的确立是使得满清军事力量加强的重要措施,A项不符合题意。B项金瓶掣签是加强对西藏地区控制的措施,不符合题意。议政王大臣会议影响了皇权,不利于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
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准噶尔部地处于伊犁一带,是蒙古之一部。康熙年间,其领主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并在沙俄的支持下,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打到离北京700里的乌兰布通。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噶尔丹最终饮药自尽,准噶尔部叛乱被平定,B项正确。打击倭寇是明朝中期抗击侵略的军事斗争,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方事务的管理,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清朝乾隆帝时期,颁布《钦定西藏章程》,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明确了达赖、班禅及其他西藏活佛转世的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项。
8.【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意思是真正懂得国家政体的不过是秦皇、汉武、宋太祖、康熙四人,结合史实以及题干中“王而不藩”可知,他们四人有效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故本题选D项。
9.【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可知,对荷兰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郑。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项。
10.【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巩固东南海防。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C项正确。ABD三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本题选C项。
1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严格管制对外贸易。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A项正确。BCD三项与史实不相符合,排除。故本题选A项。
1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扩大,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增多,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广为流传,《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题干“文学领域”的要求,排除。C项不符合题干“明清之际”的要求,排除。故本题选B项。
13.【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末清初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使中国思想学术领域有所触动,促进了“经世致用”等实用思潮的兴起,因此B选项正确。A项错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只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未宣传近代民权思想。C项错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否定的是君主专制,并非否定君主政体。D项错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作用有限,并未推翻儒学的统治地位。故本题选B项。
二、判断题
14.【答案】×。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没有实权。因此,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15.【答案】×。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因素,故本题说法错误。
16.【答案】√。
17.【答案】×。解析:“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属于儒家的思想,不是道家思想主张,故本题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
18.【参考答案】
(1)政治上,批判封建君主专制。黄宗羲否定旧儒学的“君为臣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发展了民本思想;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和王夫之批判宋明理学、心学空洞无物,不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主张“经世致用”。
(3)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研究的学问不能空洞无物,要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王夫之还有较好的运动观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山西忻州市忻州现代康养职业学院事业单位招聘资格复审公告
- 2025温州榕园学校(温州大学附属学校) 面向全国引进教育人才7人公告
- 2025宁波奉化退休教师“常青藤”计划招募4人公告
- 2025年烟台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公告(212人)
- 2025年甘肃省兰州东方教育诚聘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教师14人公告
- 2025广西防城港市中小学教师招聘减少和取消招聘计划公告
- 2025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公告(10人)
- 2025甘肃医学院考核招聘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7人公告(第一批)
- 2025温州市市级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幼儿教师2人公告
- 2025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教师报名情况(截至5月9日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