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点分析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点分析

2018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点分析

中公教师通过对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考情的分析,总结出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并提供了该模块的相关考试试题,希望能帮助考生抓住考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一、考情分析

通过对2018年3月11日全国统考教师资格《信息技术》初中、高中试卷分析得出:信息与信息技术主要考点是信息及其特征。

二、2018上半年及解析

1.请阅读下面素材,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其中体现出信息的哪些特征。

1.【参考答案】

(1)信息的普遍性。周瑜的书信、梦话、醒来时与人的对话,都传达了蔡瑁和张允与东吴“勾结”的信息,说明信息具有普遍性。

(2)信息的载体依附性。蒋干趁周瑜醉酒,看到周瑜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起床偷看,却发现是周瑜与蔡瑁、张允的往来书信,梦话、与人的对话,得知了蔡瑁、张允“勾结”东吴的信息,说明信息是依附于载体的。

(3)信息的价值性。蒋干是曹操的谋事,向曹操请命,去说服周瑜投降,周瑜使用假信反间曹操与蔡、张二将的关系,并故意假装醉酒,让蒋干看到此书信,对于蒋干来说,虽未说动周瑜投降,却得知了这样有“价值”的信息,说明信息具有价值性。

(4)信息的传递性。蒋干偷看书信内容,趁周瑜睡着,潜出营帐,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说明信息具有传递性。

(5)信息的真伪性。周瑜利用假信,让曹操误以为周瑜和蔡瑁、张允勾结东吴,杀掉了蔡瑁、张允两个大将,说明信息具有真伪。

三、考点分析

考点一: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的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传递性、真伪性。

普遍性: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注释】

上课的铃声,交通的红绿灯等均是信息。

载体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

【注释】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如:交通信息既可通过信号灯传递,也可以通过警察的手势来传递。

价值性:信息本身是有价值的,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一是精神上的满足,二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注释】

学习材料、娱乐信息满足精神需求;通过获取有效的供销信息产品流通效率满足物质需求。

【知识扩展】

价值的性:对于社会来讲,某一信息具有统一价值的性,因为信息本身揭示事物和反映事物的程度是一定的,社会认可信息的基础条件也是一定的。

价值的相对性:由于具体的信息接受者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不同,某一信息对于不同的信息接受者又具有不同的价值。这句话反映出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信息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比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

时效性:信息具有生命周期,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信息的效用以信息价值为前提,信息需要更新。

【注释】

比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案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主题只有七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报告上写着:中国将出兵朝鲜。

此案例既体现了信息的价值性,又体现了时效性。

共享性:信息本身可传递,具有扩散性,它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注释】

萧伯纳的“苹果理论”。其主要思想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传递性: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信息都具有可传递性。

【注释】

古人把身边发生的事情用文字记在竹简或纸上,可以传给其他人阅读,流传至今,现代人就可以从中了解有关的史实。

真伪性:信息有真伪之分,而衡量信息准确与否的标准是信息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程度。

【注释】

“空城计”体现信息的真伪性。

传递性与共享性:传递性主要是说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位置不同;共享性主要是说可以很多人都拥有这条信息,例如:语文老师通过群聊探讨授课经验,这句话即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性又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知识扩展】

谚语与信息的特征:

(1)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价值性)

(2)一传十,十传百。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传递性)

(3)红灯停,绿灯行。(载体依附性)

(4)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共享性)

(5)三人成虎。(真伪性)

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攻略”即可查看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资料

回复“视频示范”查看各学科视频示范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点分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