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逻辑填空:如何更有效积累成语?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行测逻辑填空:如何更有效积累成语?

很多考生都会有这些疑问,我积累了很多词,抄了很多易错的词语,也背下来了,但是做题遇到了还是错,是怎么回事?中公网校专家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第一个原因:积累的时候,只是机械的记下来了含义,没有结合语境去理解词语含义,对在什么语境下使用这个词语不够清楚,以至于某一道题中能理解要去选它或者不选,但换一个新的语境还是选不对。比如:“矫枉过正”和“亡羊补牢”这两个成语经常放在一起考,这两个成语有相同之处,指的是遇到了问题要去改正,但是区别在于“矫枉过正”是纠正超过限度。如果题干中有对策,但是没有超过限度,那就不能使用“矫枉过正”,如果有超过限度,那就可以用了。如:家长们切勿“矫枉过正”,“干净”做过了头也就失去了最初我们追求干净的目的了。在这个例子中,其实“矫枉过正”就非常合适。

第二个原因:积累的时候,其实没有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只是大概朦胧的知识词语的表面意思,导致不会使用。比如“义不容辞”,这个词语,一般学生的理解为是在强调不能推辞,但是具体是什么不能推辞,却不甚清楚。有一些同学甚至认为“义”是义务的意思,但是实际上,中国的成果来自古代,“义务”这个成语是来源于古代的,那就说明“义”的含义应该是古代就有的,而“义务”不是古代就有的含义,所以自然也不可能是“义不容辞”中的“义”的含义。在这里,“义”其实是“道义”的含义,道义上不允许推辞,那就意味着只是在良心上、在道德上进行的约束,那就说明是可能拒绝的、可以不做的。比如在例句“成为全体水管站技术工作人义不容辞的事情”中,“义不容辞”就用错了,因为作为工作人员是不可能推辞的。

针对这两个原因,中公网校专家认为考生想要更有效的积累词语,一是需要结合语境去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并且需要适当造句来去体会这个词语的使用语境,只有会使用词语才能在分析语境的时候更好的把握这个成语能不能选,这个词语到底适合不适合这个语境。二是需要用语素联想法去积累成语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准确的词语含义,进而才有可能把题做对。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